我国古代茶树栽培各项技术的具体发展
发布时间 2011-10-09 浏览 49952 次
肥乳,长二寸许,为食茶之上品。三曰早茶,亦类柑 叶,发常先春,民间采制为试焙者。四曰细叶茶,叶比柑叶细薄,树 高者五六尺,芽短而不乳,今生沙溪山中,盖土薄而不茂也。五日稽 茶,叶细而厚密,芽晚而青黄。六曰晚茶,盖鸡茶之类,发比诸茶晚 ,生于社后。七曰丛茶,亦曰蘖茶,丛生高不数尺,一岁之间,发者 数四,贫民取以为利。”这是我国和世界上第一份也是整个古代有关 茶树品种最为详细的调查报告。在900多年之前,我国对一地的茶 树品种能介绍得如此全面,对某种品种的形态特征、生育特性、产地 分布、栽培要点和制茶品质能描写得如此具体,不说古代,就是在今 天,也应算是一篇难得的有价值的报告。不过,东溪沿岸栽种、生长 的这些茶树品种,不是人们有意识选择的结果,一般只是对野生变异 的一种发现和利用。以白茶为例,如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称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 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 造止于二三胯而已。”有意识的选种,如茶树无性系的育种,则是明 清以后因茶的商品生产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这方面情况,在 下面茶树繁殖中介绍。3.茶树繁殖。要讲茶树的繁殖,当从茶树的 栽培讲起。我国古代最早种茶的情况已不清楚,从陆羽《茶经》“凡 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的记载来看,唐朝是采取丛直播, 当时种瓜就是穴播;另外,说明唐朝一般不用移植,但也不认为茶树 是不能移栽的。可是到宋朝以后,可能是由于茶被用作婚姻礼仪的关 系,慢慢以讹传讹,便把茶说成是不可移栽的了。

如明朝《七修汇稿》还说:“种茶下子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