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皿上的“系”
发布时间 2011-10-10 浏览 51167 次
的系,形似耳;而且系身粗、系空也大,这种形状的系有利于将炊器进行悬挂。而安装在盛装器上的系,一般为多组并且成双。这种安装在盛装器上的系,形似钮;而且系身细,系空也小。这种形状的系有利于穿绳从而将盛装器进行提移或吊挂。系的形状,的确难以计量;常见的鼻形、环形、半环形、乳钉形、耳形、桥形等。在大部分的系身之上,施有纹饰。而纹饰的种类,同样也是难以计数;常见的有弦纹、绳纹、齿纹、勾连云纹、斜点纹、方格纹、水波纹、曲折纹、回字纹、云雷纹、羽状纹和复合纹等,有些系身之上还有彩绘和点彩装饰。系的形状、纹饰、釉色的变化,是艺术的写真;而每一次或每一项艺术的写真都是一种诉说。不同形状、不同纹饰和不同釉色的系诉说着与之相应时代里的时间段,诉说着与之相应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诉说着与之相应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趋向。

青釉盘口瓷壶是东汉、三国东吴至唐代盛行的瓷制品。其之上的系在这一历史阶段中,由环形演变到桥形,再由桥形演变为条形。东汉时出现的横向系一改竖向系的固有传统。自东汉起,采用横竖系的搭配一直延续下来。东晋时的瓷罐系的形状也由西晋的半环形变成为桥形;于是,半环形系就成了西晋的标志,而桥形系也就成为东晋时期的代表样式。瓷罐的系由桥形变成了条形,那么这种瓷罐的年代就应该是南朝或者是南朝以后的瓷制产品。隋唐时期,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社会条件的改善,盛装食杂的瓷器可以放进柜橱之中,于是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将食杂物进行吊挂、提移举止减少后,逐步变小,并且还逐步将自身的实用功能退让出来,从而在陶瓷器上成为了一种装饰符号。在隋唐时期以前,就有将细小的系安装在器物口沿部位上的示例;如此细小的系与庞大的器物容量构成了巨大的反差,无法承受器物本身的重量便可以断定这种系在这种器物上仅是一种点缀而已。系在功能使用中的弱化并没有使系在陶瓷器上的消失,在后代的岁月里依然可以见到它的存在;在有些壶盖和壶身上都安有小小的圆系,再用绳串联以免倒注时壶盖摔落破碎,如今所用水壶还可以看到这样的设计。

系与人类的生活一直有着联系,这种联系是系存在的前提。系从远古发展而来,确实给人带来了不少生活上的便利和精神上的享受;应该留意和关注在陶瓷器上那些不起眼的系,因为它们既是艺术宝库中的一部分,也能将生动的历史予以细细地诉说。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