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铁定“一家独大”?
发布时间 2011-10-24 浏览 51618 次
时,中国茶都一位经销商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化肥、农药价格乃至茶业工人的工钱都在上涨,茶农种植十亩其他品种茶树,都不如种植一亩“铁观音”的收入来得多,“铁观音”的利润之高是茶农放弃其他品种茶叶,改种“铁观音”的根本原因。

  (二)“铁观音”大兴其道

有人建议不能遗弃其他茶

  不过,对于茶农们的做法,也不是一片叫好声。在闽南茶都,一些店主就提到,他们向茶农进的“铁观音”价格也都是在一斤一百元以上的,进价本身就高,如此高的进价有时也阻碍了“铁观音”的销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即使想进其他茶种,也找不到有卖其他茶种的茶农。”

  来自西坪的茶叶大户林先生告诉记者,他们的茶叶主要销往北京、长沙、山东、西安等地,也是以“铁观音”销路最好。因为它的口碑不错,加上外地人也只听过“铁观音”,很多顾客是直接点名要“铁观音”。不过广东那边比较畅销的还是“本山”。因为品种的不同,喝起来的味道当然也不一样。

  据林先生介绍,“本山”跟“铁观音”之间的区别是,本山味道清香,口感好,通常用“满口余香”来形容喝完后的感觉;而铁观音是很有韵味,喝完感觉有种余韵在胸中回荡。对于西坪来说,“本山”还是一个主要的支柱茶种,所以茶农把所有茶地全部用来种“铁观音”值得思虑。

  他认为,“铁观音”是数量少,才能制出它原本应有的韵味,而且并不是所有茶农都可以制出质量好的“铁观音”,没有掌握好技巧,制出的“铁观音”就如垃圾一样,比其他的茶种还不如,最后导致资源浪费。从传统茶文化领域讲,还是应该保留其他茶种,不应该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去扼杀“本山”等茶种。全部种“铁观音”对发展中的茶文化很不利,只会导致泛滥,而遗失更重要的东西。

  记者了解到,目前,“铁观音”的主要产地是安溪西坪、祥华、虎邱等地,而“本山”在虎邱、西坪、大坪等地,“毛蟹”主要是在大坪,“黄旦”最主要是在虎邱生产,这主要是根据地域情况来决定。一位茶农说,有的地方比较适合种“黄旦”,改种“铁观音”就不一定那么好。

  翁副总经理认为,现在茶农砍掉的还主要是些价值不高的品种。他说,茶农要更换品种前必须考虑到茶种的搭配问题。像“黄旦”这种有“一早二香”独特品质的早熟品种,它的价值也很高,茶农不要轻易砍掉。而且“安溪铁观音”虽然价格高,但产量低,栽培很难,而其他品种则反之,并且有的价值不比“铁观音”低。

  来自安溪县工商局的消息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安溪全县100多万人口中有70多万人以茶为生或者从事着与茶息息相关的行业。工商局有关人士认为,茶农要不断调整种、栽、养结构,形成规模生产,专业化经营格局。

  对于“色种茶”被遗弃的问题,中国茶都的一些茶商认为,“安溪铁观音”虽然受到人们的青睐,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可以放弃其他品种茶的种

  植,安溪应该在发展“安溪铁观音”种植的同时,对其他品种进行改良,创造出第二个安溪自己的茶品牌。

  (三)“铁观音”销量大增

一些茶叶开始“傍大款”

  记者在安溪采访时,有些茶叶经销商对记者说,自从“安溪铁观音”的品牌打响之后,一些小商小贩也趁机拿“色种茶”,或者安溪以外地方产的茶叶鱼目混珠,贴上“安溪铁观音”的商标,到厦门、广东等地销售。只有茶商、茶农以及一些经常喝茶的人才懂得分辨,多数人还是不懂得辨别的,特别是“本山”和“铁观音”,非常相似。

  据了解,早在几年前,安溪茶叶总公司受安溪县政府的委托,注册了“安溪铁观音”这块商标,如今“安溪铁观音”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其管理权就落在安溪茶叶总公司。据翁副总经理介绍,只有在安溪境内生产的“铁观音”才能冠以“安溪铁观音”这个商标,其他外县的茶叶都不能冠“安溪铁观音”的标志,当然“色种茶”也不能冠这一标志。在安溪境内生产“铁观音”这个品种,它质量上有分等级,总共有五级,国家都有标准,正品茶都可以挂“安溪铁观音”这块牌子。

  (四)品牌蕴藏着巨大商机

部门欲做大做强“铁观音

  据安溪县工商局有关人士介绍,长期以来,在农产品的商标权上,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观念的影响,没有认识到“品牌”与“商标”蕴藏的巨大商机,农产品商标注册严重滞后,企业创名牌很困难。在安溪,对同一资源产品以不同名称反复注册的现象比较突出,影响了品牌的培育和发展。“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后,政府主管部门将对现有商标品牌资源进行整合。

  一、大力宣传“安溪铁观音”,通过品牌效益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和知名度,做大市场份额;

  二、名牌产品必须要有规范的包装,为了有效避免品牌杂乱的散打现象,必须整合各商家的力量,规范产品包装印刷,保障市场秩序;

  三、在“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严格的许可制度下,对获准使用“安溪铁观音”的企业进行依法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取信消费者;

  四、鼓励大的茶叶企业争创名牌,已经工商注册商标的小的茶叶企业或茶店、茶行向大品牌靠拢。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