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只有二千件左右,其余有相当数量是未经过彩绘的白瓷胎。由此可见“毛瓷”数量要远少于存世乾隆官窑,因此它更具有升值潜力。 过去之所以没有引起收藏界的注意,是由于知道了解它的人太少了。随着有关资料的不断披露,“毛瓷”已成为当今收藏热点之一。 随着“毛瓷”价格的急剧攀升,如何辨别其真伪已经引起收藏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毛瓷”绝大部分都是假货。甚至,一些赝品在销售时还出示了个别制作者个人签发的鉴定证书,因此具有更大的欺骗性。经笔者调查,市场上的假“毛瓷”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第一:用轻工部陶研所历年来生产的其它陶瓷产品冒充“毛瓷”产品。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用“7801”冒充“7501”。 所谓“7801”是1978年华国锋主持中央工作期间,陶研所基本照搬“7501”设计稿,为中南海烧制的一批瓷器。严格讲它们应当是“7801华主席用瓷”。这批瓷器除部分品种的造型与“7501”明显不同外,彩绘图案与“毛瓷”极为相似,外行人很难鉴别。特别是胎质,由于使用的是“7501”的剩余原料,因此它与“毛瓷”完全一样。“毛瓷”问世以后得到省、市领导们的青睐,为满足上级“需要”,陶研所在制做“7801”过程中有意加大产量。事后将剩余产品当作为礼品赠给各级领导。正因如此,“7801”的库存量远远大于“7501”。1982年春节前夕陶研所将少量“7501”和大量“7801”混在一起分发给本所职工。当时所内除极少数参与过这两次制做工作的高级技术人员能将两种产品区分出来,其他绝大多数人都无从知晓。时至今日,所里大部分职工还以为当时分到他们手里的那批瓷器都是“毛瓷”。 区分“7501”和“7801”可从下述两方面进行。一,从产品品种着手。比如人们在拍卖会上见到的痰盂、大号茶杯、圆形烟灰缸、酒具等等都是“7801”的产量,“毛瓷”中没有这些产品。二,有些品种“7501”和“7801”都生产过,区分它们难度较大,主要是分析比较它们的彩绘图案。首先“7501”画工严谨、细腻,“7801”画工粗糙,其次两者画法也有所不同,仅以2号釉下彩茶杯为例,观其梅花图案中向左伸展的梅枝*,“7501”向上收笔,“7801”向下收笔,区别较为明显。又如“毛瓷”中的釉下彩双面绘芙蓉花碗和用白线钩勒花头的梅花技法在“7801”中是绝对没有的再有“7501”的彩绘用料也比“7801”考究,无论是细度还是艳度前者都比后者好。 第二,利用制作“7501”时剩余白瓷胎进行“后加彩”。此种赝品均为釉上彩产品。由于釉上彩产品要经“高温釉烧”和“低温彩烧”两步完成,因此在完成第一步“高温釉烧”后,必然要将其中有质量问题的白瓷胎淘汰后再进行彩绘。“毛瓷”的质量要求极其严格,只有按照国家质量标准达到特级和一级的白瓷胎才可进入后道彩绘工序,其余全部淘汰。被淘汰下来的白瓷胎最初是入库封存,以后就陆续处理给所内职工。得到者,又请人照葫芦画瓢仿造了一批得到者,又请人照葫芦画标仿造了一批“7501”。虽然其中也有少数因出自“专家”之手画得较细较象,但绝大部分与真品相去甚远,要么画工粗糙、构图走样,要么手法拙劣、色彩不正。鉴定这类瓷器还有一个最基本的要点,就是凡白瓷胎上有质量缺陷者,如黑点(铁点)、针孔、缩釉、吃烟、变形、桔釉等等均为赝品中,其绝大多数白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质量总是。有的赝品为掩盖瓷胎上的质量缺陷,在彩绘过程中有意用桃花枝干图案等进行遮盖,必须仔细观察方能看了出。 第三,私窑新仿品。 近两年,随着国内经济改革力度不断加深,景德镇十大国营瓷厂因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纷纷倒闭。甚至连因制作“毛瓷”而名扬海外的原轻工部陶研所也在劫难逃,因经费严重短缺,许多员工下岗待业。一些私营陶瓷厂垂涎于“毛瓷”的惊人售价和由此带来的丰厚利润,积极网罗人才研制仿品。 这些毛瓷高仿瓷器的制作水平与真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别,无论是胎质、造型、色彩以及画工还不及“7801”,明眼人一看便。以“水点梅花”茶杯为例。图案中梅花的色彩,真品鲜艳,仿品暗淡。这主要是由于彩绘用料的不同。真品是使用德国进口的金红料为主料,仿品使用的是国产料。二是杯盖造型不同。真品造型挺拔端庄,作工考究。仿品造型显得绵软无力,作工粗糙。如果观其实物恐怕破绽就更多了。首先胎质就不同,如用光线照射,真品足圈四周胎壁较厚处略呈翠绿色,仿品则呈暗红色。这一方面说明仿品的烧成湿度和瓷化程度不及真品,另一方面也说明仿品所用陶瓷配料与真品存在差异,原因是由于临川高已绝产,只能使用其它材料代替,这样就无法保证其物化指标和性能与临川高岭土完全一致。正是由于仿品采用的瓷土性能不及临川高岭土,可塑性和耐高温性能都较差,所以仿品多是一器壁 较厚不易变形或注浆成型的品种,如茶杯、汤勺、饭勺、香烟缸、烟灰缸、酱油壶、笔筒、牙签筒、胡椒粉瓶以及所谓的酒杯、酒壶、痰盂果盘等等。由此可见“毛瓷”这个特定历史产物,自部世至今虽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要想仿造刀绝非易事。 尽管“毛瓷”数量不多,也不是所有的“毛瓷”都有很高价值,应按质论价。同为“毛瓷”也分三六九等。就总体而言,最有价值者当属送入中南海的产品。它们在质量上无可挑剔,均为特级品,在品种上也是最全的。当然这批“毛瓷”为国家所有,很难进入流通领域。其次就是1989年参加北京僵工艺美术品展览的那批产品,它们也是毛瓷中的上乘之作。原陶研所的展览室中还有二十几件质量不错的釉下彩产品,但据讲不会出售了。至于那些流散于民间的“毛瓷”,有些质量还可以,按照轻工业部的质量等级标准,属二、三、四级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等外品和残次品。这类“毛瓷”的收藏价值自然要低一等。就具体品种而言,最有价值的当属釉下彩双面绘芙蓉碗,它是举世无双的艺术极品。其次是那些制作工艺复杂且烧制数量少的产品,如文具中的臂搁等。釉上彩产品由于合格率高,其制作数量要远远少于釉下彩产品,因而相对要珍贵一些。中国收藏家喜欢“立件”产品,如饭煲、品锅、醋壶、酱油壶等,日本收藏界更偏爱碗,各有所好。
毛瓷四季花卉碗四件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