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五代唐宋时期的南青—
下一主题:高仿唐三彩
唐代的“茶圣”陆羽,他写过《茶经》,开头一句“南方有嘉木”,“嘉木”指的就是茶树。陆羽对瓷器南青北白的局面有一个评判,“南青”就是越窑,“北白”就是邢窑,南越北邢嘛。他说:“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认为由于这三条原因,邢窑都不如越窑。陆羽是湖北天门人,他站在南方人的立场上,对两种瓷器做出一个判断。如果陆羽是北方人,那他肯定反着说了:“越瓷类玉,邢瓷类银,越不如邢,一也。”对不对,还一样说。
唐 白瓷花口渣斗
其实邢瓷和越瓷这两大窑口,是中国陶瓷史上两朵奇葩,没有高下,每个品种的审美趣味和境界都非常高,堪称并驾齐驱,没法说哪个高哪个低。诗歌中有很多描写,比如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茶瓯》,茶瓯,就是茶碗。皮日休这么写:“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造瓷器,这瓷器像月亮一样,像云彩一样,就是漂亮,都说得比较虚。但皮日休还是做了很客观的评价,说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够烧造很好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