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红木家具新老也有差别
下一主题:天价家具越来越多 广
很多人想买这两扇木门,都被林家毅回绝了,他说,他询问了北京的几位收藏界大师,得知国内尚未发现第二套成型的由黄花梨老料做成的木门。“我不希望被人买走后,再加工成其他家具,这是文化的象征,要世代传承,不能被糟蹋。”
老外手里“抢”来进士第房梁
墙角处倚着四根房梁。林家毅说,这背后有一段他与老外角逐的故事。三年前,他到海南寻找民间流散的黄花梨家具时,得知当地有一户进士祖宅正在拆,好多老外都来抢购老宅的黄花梨木料。“我一听急了,国内尚剩不多的老料,怎能让它流向国外”。
可是,那建于三百多年前的老宅已拆完,房东四兄弟也答应老外了。“我没多想,彻夜与房东交谈,劝说他们把木头留在国内,并且可以出更高的价格买下来”,林说,次日一早他提着600万元现金买了这四根房梁,连夜运回福州,“这四根国内少见的大料才得以保存下来”。
翻山越岭淘到不少宝贝
参观的玩家们都对他挂在墙上的牛铃、秤杆、锅盖、算珠、锄头柄、切菜板、米舀等感兴趣。“收集得这么齐全,颇为难得”,福州的一位行家说,现在到海南,已经很难收购到这些宝贝了。
已不下40次到海南的林家毅对此感慨万千。他说,海南黄花梨分布在险山峻岭,要坐两三个小时的摩托车,再爬山,晚上就住在黎族、苗族兄弟家中,再一件一件把民间宝物搜集起来,请人背到山下。
据资料显示,早在明末清初,海南黄花梨木种就濒临灭绝,此后的数百年里,我国70%的黄花梨家具流往国外,国内仅存的少量黄花梨被用于建房、制成锅盖甚至锄把,纷纷散落民间面临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