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对茶的开发利用,已超出饮食本身的范畴,而是与现代医学、生物学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在世界饮料领域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不吸烟、少喝酒、多饮茶,已是新世纪全球公认的一种长寿之道。
我们提倡"茶为国饮",其实是在提倡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如果能让茶宴代替酒宴,让清茶一杯代替觥筹交错,不仅可以避免酗酒伤人的肝脾,影响身体健康,酒过量还会让人乱性、生事,而茶却让人清醒,所以著名的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称"酒为糊涂文化,茶才是清醒文化"。以茶代酒,还能带来一种清俭、廉洁之风。
我认为,"茶为国饮"应该从孩子做起,这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要宣传,让父母和孩子都知道喝绿茶的好处。其中有一点是毫无疑问,那就是如今的孩子吃东西太油腻,小胖墩越来越多,而绿茶可以分解油脂;其次要鼓励生产企业致力于开发孩子们喜欢的较淡的绿茶饮料,使大家到处都可以买到价廉物美、好喝的绿茶饮料。至于直接喝绿茶,可以从10岁左右开始培养。
中国茶的神奇,还在于它不仅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当茶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茶时,它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而当茶位于"琴棋书画诗酒茶"中时,它又成了一种文化符号。茶凝聚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精华,能超越雅俗、阶层、国界,集解渴、怡情、社交、修政于一体,"和、敬、清、廉"是茶文化提倡的基本精神,就是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也是和谐社会的的特征。所以,提倡"茶为国饮",其实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我们不但要弘扬悠久的历史,而且要不断创新突破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生产、消费和出口的大国,在世界茶叶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倡导"茶为国饮",其目的就是为了弘扬茶文化,促进茶经济,造福种茶人和饮茶人。这有利于展现中华茶叶古国的风韵,提高我国茶叶的国际知名度,扩大产品出口;有利于引起各方面重视,扩大茶产业规模,提高质量,争创名牌,扩大内需,促进茶叶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海内外经济文化交流,以茶会友,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也有助于进一步挖掘茶文化这个祖先留传下来的宝藏,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茶的文化,不但传统,而且现代、时尚。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茶人在不断地传承和发扬光大着茶文化。我们现在就是通过各种茶事活动来进一步弘扬茶文化、推动茶经济。比如,前几年,杭州市政府联合八家国字号单位,提出了"杭为茶都"的口号,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一系列的茶事活动,进一步确立杭州在全国绿茶领域的龙头地位。
杭州拥有深厚的茶文化历史底蕴,有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的西湖龙井茶,拥有骄人的悠久历史,被誉为绿茶中的极品。龙井茶在清代被指定为皇室贡品。同时,杭州还是中国名牌绿茶的集聚地,除西湖龙井外,还有千岛玉叶、雪水云绿、天目青顶以及径山茶等一批高品质绿茶。
当然,杭州被称为"茶都",不仅仅是她作为"西湖龙井茶"的原产地和有那么多名茶,更主要的是杭州独特的文化特性。杭州人爱茶,杭州城内大大小小的茶馆已近千家。还驻有八家国字号的茶叶科研、教育、社团等机构。杭州的"精致、和谐"广为人知,而茶文化提倡的就是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两者有着极好的交融性。杭州的城市旅游与茶文化一经结合,相得益彰,这一点对于打造休闲旅游城市有着深远意义。
杭州的这些茶事活动的意义还不仅在于让杭州这一方水土受益,而在于其对于整个中国在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方面的影响力、凝聚力和辐射力。像云南的普洱、四川的雅安、江西的婺源等地,都因茶而出名,并因茶而脱贫。因此,现在群众对于茶文化节等茶事活动的热情很高,大连、青岛、福建、安徽等地都请我们研究会帮着策划搞些大型的茶事活动。有的地方已经把茶文化节当作一个每年必过的大节,像广州的茶文化节影响很大,仅次于家喻户晓的广交会。
发展茶产业不仅造福于种茶人和喝茶人,也是造福于整个人类的事业,因为这个事业有益于人类健康,这正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所以现在喝茶的人越来越多,全世界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崇尚喝茶,而种茶的国家才60多个,中国又是个产茶的大国,所以中国茶不仅可以是"国饮",也完全可能成为风靡全球的第一大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