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漆器煮不烂 湘绣雄狮针脚灵(组图)
发布时间 2011-11-15 浏览 50383 次
国通过商品展示国家软硬实力的舞台,而各国商品的获奖情况最能证明实力。福州脱胎漆器是中国在历届世博会上获奖最多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在1900年法国巴黎世博会、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1911年意大利都朗世博会、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192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福州漆器都获得了金奖、优秀奖等奖项。

在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举行之际,日本也展出了漆器作品,并与福州漆器放置在同一展馆内。由各国专家和商家组成的评委团一时难分伯仲,最后有人提议,将两国的漆器一起放入锅中煮3小时。结果,日本漆器化为泥浆,而福州漆器却完好无损,理所当然地获得了金奖。

“文化参赞”家传珍品

第一届世博会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当时,上海人徐荣村以“荣记湖丝”赢得金奖,可惜丝绸保存不易,获奖展品没有留存至今。不过,当时的纪念章却成为本次展览中年代最久的一件展品。这枚纪念章正面是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夫妇肖像,背面是第一届世博会举办地点——已被焚毁的水晶宫图案。

收藏这枚纪念章的唐德顺说,他是从朋友的手中以“兼顾友情的方法换来的”。他朋友“爷爷的爷爷”是清政府官员,相当于现在的“文化参赞”。当时,这位“爷爷的爷爷”作为官方代表参观了伦敦世博会。因此得到了这枚纪念章,五代人善加保存,才让我们看到了这枚价值数万元的藏品。

“雄狮”针法惜已失传

在展览现场,有一幅远看如同水墨淡彩的《雄狮图》。凑近了仔细看,才能发现有些针脚的起伏。原来,这是一幅湘绣,曾经在1911年意大利都朗世博会、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获得各类奖项。

整幅作品以米色、褐色为主基调,有着晕染的“笔法”,全都由拥有数百种针法的湘绣“塑造”。据上海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透露,眼下已不可能再出现这样的作品了。原因既不在于人们猜测的“丝线颜色没那么丰富”,也不在于“绣花厂倒闭了”,而在于数百种针法大都已经失传。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