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38件文物,季承说,这其实是最初季老所捐北大577件中的一部分,这些珍贵的书画作品中,不乏八大山人、郑板桥等人的画作。在蓝旗营李玉洁房间内发现的这38件贵重文物,是李玉洁私自偷回来藏起来想占为己有的。这些珍贵文物丢失,北大竟然都没有发现,其中北大有推卸不掉的保管不力的责任。
“我认为这次北大上门清点财产本身就是违法的。跟‘文革’期间的上门查抄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借助我们对北大的信任,因为当时我们觉得自己保管不安全,所以委托他们保管。我现在都有上当受骗之感。我认为他们当时的行为就是上门查抄,是恶意侵占我们的私有财产,以弥补他们保管不当的过失。可以说他们的动机不纯。”
“父亲的捐赠协议北大退给了我”
谈起父亲对遗产的安排,季承回忆说:“2009年1月,北大相关领导人来到我父亲病房,他们说,季老,您愿意捐就捐,不愿意就不捐,我父亲说不捐。当时他们将8年前签订的捐赠协议退给我了,我的理解就是拉倒了,而且在这之后他们也没有再强调季先生捐献过。当时我跟他们要目录清单,他们说可以给我。后来我到北大找他们,他们说季先生的事情很重要,我们很重视,我们要好好研究,一定处理好这个事情,但是就是一直拖,拖到现在。文物清单一直都没有给,退回来的捐赠协议书在我这儿保存着。”
季承告诉记者:“我所说的这些,我不但有人证和物证,当时都还录了像。将来有合适的机会,我会拿出来公示的。”
设立季羡林奖学金不会变
去年季承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信誓旦旦地表示将拿出一亿元设立季羡林奖学金,但一年时间过去了至今没见有什么具体行动。对此,季承肯定地回答记者说:“设立季羡林奖学金的事情我一定会遵守承诺,绝不会有任何变化。但现在条件还不够,虽然这次拍卖了1620万元,但还远远达不到一亿的目标。如果这次向北大追讨成功,我不排除将这些书画也变现的可能。作为遗产继承人,我有这个权利。”
季承称,目前光被动等待北大的回应也不是办法,已经有近三年的时间了,北大也没有给予明确答复,他与律师商量过,再给北大点时间,若北大再不表态,他将会采用法律程序解决。
在与季承的交流过程中,季承告诉记者,北大负责与他接洽的是办公室的俞浚,“他也配合商谈,就是不表态,他是具体办事的,只是听着我们说,不回答任何具体问题。”记者通过北大总机往俞浚的办公室打过几次电话,想听听北大方面的意见,但每次总机转过去后都是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