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于烧制官窑时为防止器物被尘渣玷污,影响美观程度,因此器物都被放置于事先烧制好的“匣钵”中,“匣钵”山“匣窑”烧制。从传世资料看,直径70厘米的龙缸恰为明朝的三尺(当时一尺约为23厘米),烧制前的生坯直径应在80厘米左右,其外的匣钵外围极可能超过清代的三尺(清代一尺约为34厘米)许多。因此,六尺见方的窑内只能烧制一口大龙缸,小缸(即“瓷缸三样”者)方可同时摆设两口。
景德镇陶瓷馆陈列的嘉靖青花云龙大缸器高为34厘米,口径61厘米,底径41厘米。两者高度相差许多,说明御厂确有龙缸“大样”、“二样”、“三样”等不同分类。
二、龙缸的用途
根据明代御厂龙缸窑数量可以判断其制作规模,表明龙缸应属于当时宫廷内必不可少的日用瓷器。除了北京郊区昌平县定陵地宫中殿五供前各有一口大龙缸装有香油作为“长明灯”(亦称“万年灯”)使用外,其他则不见确凿的龙缸使用记录。龙缸器型较大、容量不菲,且结实耐用,因此不论作为宫廷的粮、油、水等储存器都极为适宜,至今仍有人使用该类器物种荷、养鱼,与《景德镇陶录》中提及龙缸窑烧制“鱼缸”事基本吻合。
三、龙缸的传说
礼品瓷器定制企业景德镇珠山御厂东街有龙缸弄,相传为明末搭烧龙缸处。由于龙缸制作困难,烧制历时19天,且上解成器者“百不得五”,因此民间流传烧制龙缸的故事、传说。清代雍正时期的督陶官年希尧在《重修风火神庙碑记》以及后任唐英在《火神童公传》与《龙缸记》中都提到万历时期烧制龙缸难成,童公不忍同伴受苦,以骨为薪、舍身成器的故事。无论故事是否属实,龙缸都因难烧而带若干传奇色彩。
清唐英《龙缸记》
青龙缸,邑志载,前明神宗间造。先是累弗成,督者益力,火神童公悯同役之苦,激而舍生乃成。事详神小傅,此则成后落选之损器也。弃置僧寺墙隅,余见之,遣两舆夫舁至神祠堂西,饰高台与碑亭封峙以荐之。或者疑焉, 以为先生好古耶,不完矣;惜物耶,无用矣;于意何居?余日:否,否,夫古之人之有心者之于物也,凡闻见所及,必考其时代,究其疑识,追论其制造之原委,务与史传相合。而一切荒唐影响之说,不得而附和之。或以人贵,或以事传,或以良工见重,每不一致,要不敢亵呢云尔。故子胥之剑,陈之庙堂;杨雄之匜,置之墓口;甄邯之威斗,殉之寿藏;皆其人生所服,习死所裁决,虽历久残缺,而神所凭依将在是矣。况此器之成,沾溢者,神膏血也;团结者,神骨肉也;清白翠璨者,神精忱猛气也。其人则神,其事则创,其工则往古奉御之,所遗留而可不加之宝重?由志所云,万历已亥到今,雍正庚戊相去凡一百三十二年,其不沦于瓦砾者必有物焉。实呵护之余,非有心人也,神或召之耳。故记之。缸径三尺,高二尺强,环以青龙,四下作潮水纹,墙口俱全,底脱。
四、关于龙缸烧制的若干问题
龙缸烧制的历史资料保存不多,人们容易对其中不少问题产生误解与争议,这里笔者简单涉及一下。
1.明代御厂龙缸窑的设置时期
从明代历史资料看,龙缸的烧制时间相当早。《景德镇陶录》中记载:“洪武二年(1369年),设厂于镇之珠山麓……没大龙缸窑、青窑、色窑、风火窑、匣窑、大小横窑六种共二十座”。该资料说明洪武御厂设置时便有龙缸窑。随后,御厂规模不断扩大,“至宣德中,将龙缸窑之半改作青窑,厂官窑遂增至五十八座”。该资料在郑廷桂后来的《陶录余论》中也有补叙:“龙缸大窑,明厂原系三十二座,后因青窑数少,龙缸窑空闲,将大龙缸窑改砌青窑十六座,仍存大龙缸窑十六座”。
2.正统时期的龙缸窑烧制
清代张廷玉等人撰写的《明史食货六》中记载,“正统元年,浮梁……既又造青龙白地花缸。王振以为有璺,遣锦衣指挥杖提督官,敕中官往督更造”。不少学者以此为据,认定正统期间无法制作龙缸。对此观点,笔者略有分歧:
首先,洪武时期御厂设置时便有龙缸窑,虽然龙缸烧造难处较多,但御厂始终没有停止、放弃。龙缸窑数量至宣德时期曾达到32座,极能说明龙缸的烧制鼎盛情况。上海博物馆中藏有一件比较典型的明代早期龙缸(图l、2),从器身绘画的龙纹(图3)、青料流淌发色(图4)等看,宣德特征极其明显,为该时期制品的可能性极大。
其次,这里需要先对“璺”有所理解。“璺”是指陶瓷、玻璃等器上出现的裂纹、微裂。在烧制工艺未达到炉火纯青的明初,类似龙缸等大器表面极易出现“璺”,程度较小者成为现今人们常说的冰裂纹,稍大些则是坼裂。上海世博会礼品的龙缸藏品看,器身釉面开片很多(图5),且有不少局部脱釉现象(图6、7),表明当时工艺的确存在美中不足。只要不达到胎骨坼裂程度,这些“璺”不会影响器物的使用功能。按照当时制作工艺,要想烧制无璺龙缸实在有些强人所难。因此才会出现“遣锦衣指挥杖提督官,敕中官往督更造”一事。观察景德镇御器厂发掘整理的正统时期青龙白地龙缸(图8),属于成器后落选、敲碎入土者,与上博制品相比,该器在修胎、施釉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决不至于不成器。因此,该文献中的“璺”极可能就釉面开片而言,而非坼裂。
其三,即使退后一步争论,该史料仅能说明御厂曾经没有成功烧制龙缸,但却无法证明更换督陶官之后是否烧造成功。
根据以上情况,笔者推断景德镇御厂在正统时期应该可以烧制龙缸,珠山遗址出土的青龙白地龙缸应为烧造成功的实例,仅属于惨遭落选淘汰行列而已。
3.万历时期的龙缸窑烧制
万历的定陵中没有使用本朝制品,却使用了两件嘉靖龙缸(图9、10),就此,不少人推断万历年间龙缸没有造成,才不得已使用嘉靖制品。《明神宗实录》中记载万历十三年(1585年)四月乙卯,“阁臣附奏云,臣等又闻烧造数年新式大龙缸亦属难成,请并停之、票入,上欣然从焉。”文献中仅是提到“新式大龙缸”数年难成,而非“大龙缸”,因此这里很难说明当时其他种类的龙缸烧制情况。
唐英所著《龙缸记》中记载:“青龙缸,邑志载,前明神宗间造。先是累弗成,督者益力,火神童公悯同役之苦,激而舍生乃成”。文中作者清晰说明“先是累弗成”,后来“火神童公”“舍生乃成”。假设当年童公舍生而器未成,则众窑工何必“相感其诚,立祠祀之”,尊其为“风火神”(或“风火仙神”)呢?
同时,唐英在文中也表明雍乾时期尚有万历龙缸存世,该器“缸径三尺,高二尺强,环以青龙,四下作潮水纹”,仅是“墙口俱全,底脱”而已。
根据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定陵中不用万历本朝制品很可能另有缘由,并不能以此推断万历年间龙缸屡烧不成。
五、结语
从传世品看,宣德、正统、隆庆、万历等的龙缸至今均有传世,表明御厂的龙缸烧制时间不短,产量也不低。但由于龙缸体型庞大、不易搬运,北方冬季存水时极易结冰冻裂,加上其他诸如动乱、变革等天灾人祸,无疑增加了龙缸的传世保存难度。由此,现有存世品宛如凤毛麟角,不可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