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博物馆所藏日月神像为瓦脊人物,是黄古珍晚年人物作品中的扛鼎之作,高85厘米,形体高大,造型、釉色均臻完美。两神的造型均为粤剧舞台功架姿势,日神被塑造成白绺长须的老者形象,左手高擎象征太阳的铜镜,似在把灿烂的阳光照向大地。月神则被塑造成一个妩媚温柔的女子,右手擎举象征太阴的银镜,似将宁静的皓月清晖洒向人间。两神脚下都踩着祥云,云头上书有“黄古珍”蓝釉楷书款,分置于祖庙大殿三门墙头东、西两侧,与对面的万福戏台遥相呼应。
瓦脊又称花脊,指装饰在屋顶墙头上的各种陶塑制品。据史料考证,清代中晚期,岭南庙宇、祠堂等建筑流行在屋顶的正脊、两侧看脊及山墙屋脊上安置石湾窑生产的陶塑瓦脊作装饰,题材有花卉、鱼虫、鸟兽、人物、亭台楼阁等。花虫鸟兽题材出现较早,目前所见有确切纪年的、较早的一条瓦脊为道光七年(1827年)英玉店造的松龄鹤寿瓦脊(现藏佛山市博物馆)。人物瓦脊出现稍晚,且多采用戏装人物为造型,民间粤剧传统剧目为场景,这与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是“粤剧之乡”有关。据查阅有关史料,佛山有粤剧活动出现的最早记载见《佛山忠义乡志》,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广东黄萧养农民起义军攻打佛山,“守者令各里杂扮故事,彻夜金鼓震天。”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广东佛山石湾霍氏七世晚节翁告诫子孙,“一年之景,元宵之灯酒,三月初三之扮饰,五月五之龙舟,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难于禁革”。从明代始,每逢岁时节日,农闲时候,各村各铺,搭架彩棚,上演粤剧已成为佛山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而在供奉道教水神北帝的佛山祖庙,这个曾在明清两代集佛山政权、族权、神权于一体的官祀神庙,也在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建造了一座专供北帝看戏之用的万福台。每到金秋十月,“乡人各演剧以酬北帝,万福台中鲜有不歌舞之日矣。”可见粤剧演出深入民心,遍及社会的各阶层。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深谙粤剧故事情节、场面、角色行当、人物造型的陶塑艺人们,用灵巧的双手、高超的技艺将一出出粤剧的经典场景再现出来,构成了高峙在屋顶之上的一幅幅立体画卷,成为岭南清代中晚期建筑装饰的一绝。
黄古珍塑制的人物喜用明亮细腻的红色胎泥,以表现人物庄重、质朴的品性。日、月神像使用的却是灰白胎泥,采用石湾本地的岗砂、陶土,配上东莞运来的瓷土,按一定比例经配方调制而成。这种陶泥粘性很强,比景德镇瓷泥的可塑性大,又能耐高温,因而不仅能塑制浑厚古朴的粗大器皿,还能塑出精细雅致、生动传神的人物,甚至能塑出复杂的衣物皱褶或迎风飞舞的裙裾飘带。
与其他瓦脊人物所不同的是,一般的瓦脊人物面部不施釉,以便精细刻画人物的神态情感。日神月神的面部和手部则是在细腻的灰白胎上施了一层白釉,使人物肌肤显得白皙、光滑、亮泽。由于陶塑瓦脊高踞于屋顶之上,以蓝色的天空为背景,为使观者远距离观望的视觉舒服,因此所施釉色以深沉稳重的蓝、绿、褐黄色为主,而较少使用鲜艳夺目的红色。日月神釉色处理也遵循这一原则,以蓝、绿、褐黄三色为主调,白、黄、浅褐黄色为辅,这些单调的釉色经作者巧妙地组合搭配,呈现出既绚丽缤纷,又和谐雅致的效果,显示出作者对色彩运用的深厚功力。
盘古开天、日月创世,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就是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五运历年记》亦认为:中华民族的日月神是盘古氏的双眼所化,左眼化日神,右眼化月神,从而形成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关于日月神的神话传说,除家喻户晓的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故事外,民间故事《桃花女与周公斗法》也很有趣,他们的形象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在建筑物的陶塑瓦脊上也如此。
民间对信仰神的崇拜也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供奉、祭祀、祈愿等活动外,在庙宇祠堂的屋脊上置放日神、月神像,反映了人们望其能日夜庇护、助镇庙宇的心愿。因此,清代中晚期,在岭南庙宇、祠堂等古建筑物的屋脊上,常能见到这类独具特色的陶塑作品。
石湾陶与云南彩陶有很多不同之处,以后将会将此二种陶器做比较。在世博会陶瓷馆,笔者看到世博会纪念品中有云南彩陶作品,喜爱陶器的朋友不妨去转转,有很多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