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民族服饰,左腕上的玉镯闪动着光泽。“我之前穿民族服装感觉挺不自在的,也许是喝茶久了的缘故,现在觉得很舒服。”李娜笑言,做茶给她的人生开了一扇别样的窗,特别是它能陶冶人的情操。
熟悉李娜的人都知道她爱茶如命,开有茶店,家里还有个200平方米的茶室,她自称天天离不了茶,“宁可不吃,不可不喝”。
李娜生在河南,自称是半个深圳人,因她曾在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了十余年,之后帮助亲戚打理茶店,经营的是福建安溪县西坪镇鼎鼎大名的“王炳记”茶厂的铁观音,积累了一定的商业经验。
2006年,重返家乡的李娜从30平方米的茶店起家,经营的仍是“王炳记”茶厂的铁观音。在开店之前,她几乎逛遍了郑州市内的茶店,爽朗的笑声使人如沐春风。
李娜用“挺顺的”总结自己的经商之路。“我觉得消费者是被我的茶叶品质所打动的。”让李娜最自信的就是过硬的茶质——“碧天峰”品牌茶叶曾于1950年在泰国荣获茶王赛金奖。李娜觉得自己的使命是要让河南的父老乡亲喝到好茶,所以,她的生意经就是:优进平出,即平价销售优质的茶叶。
就是凭着这样的生意经,李娜从30平方米的茶店起家,半年内打开销路,搬至130平方米的店。去年年底她又在郑州北茶城盘下一间店铺,现在两店总经营面积达400平方米。说到未来,笑意盈盈的李娜认真起来:“做稳、做大郑州市场,以加盟、直营的形式铺满周边城市。”
李娜说,自己最欣赏《爱拼才会赢》这首歌,传递出坚韧、乐观的精神。这个同样坚韧乐观的女茶商凭着“优进平出”的生意理念,还要继续书写自己的茶品人生。王新文:打造少林文化的茶品牌
王新文的茶台上放着一只很好看的小碗,用来给客人盛放点心,那碧绿透亮的色泽散发出异样的美感,如王新文那恬淡的神情。
外表看来柔弱的王新文,却暗藏一身武功。她5岁开始习武,之后进入登封县体校(现为登封市体委),每年有大段时间在少林寺“修炼”,博大精深的少林文化逐渐渗入内心,与少林的缘分也自此萌芽。
王新文回忆说,1999年,在少林寺进一步丰富了自己文化体系的背景下,在少林寺方丈及各界的帮助下,她创办了河南嵩山少林寺茶叶有限公司。“我和我爱人都只是习武之人,对如何做茶,如何经商一点概念都没有。”王新文说,给茶定什么基调?如何走入市场?所有问题都没有答案。
时至今日,王新文仍记得方丈语重心长的一句话:要把“少林禅茶”当成事业去做,不要做投机商。这句叮嘱一直鞭策着王新文,“做人要正直,做茶也要踏踏实实”。
一开始,“少林禅茶”尝试在少林寺景区内推广,之后走向登封市场,逐渐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茶质赢得了赞赏。
从习武之人成为茶商,有什么感悟呢?王新文坦承做“少林禅茶”的时间越长,压力和责任就越来越重,“这茶不属于我个人,更多的是代表少林文化体系的一部分”。
什么样的产品称得上“禅茶”?王新文称自己当初也是一头雾水,后来她意识到,“少林禅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品牌文化,而不单单是一种产品。所以,从开始的单做绿茶到引进普洱茶以及正在筹备中的经营紫砂壶、瓷器等与茶有关的物品,“少林禅茶”正在丰富和壮大,为弘扬少林文化尽力。
说这些话的时候,一直语调平和、安静如水的王新文,从骨子里散发出一种力量。
●带着茶,走在幸福的路上
■主人公:单清霞,从做保险转为做茶商,“做朝阳事业”是她的职业标准,现为“可以兴”普洱茶品牌的河南总代理。勐海可以兴茶厂自1926年创建至今只塑造了“可以兴”单个普洱茶品牌,倡导“盛世建盛举,百年可以兴”的企业理念。
■主人公:郭纳,河南省十大优秀茶文化工作者,国家级茶艺技师,在郑州北茶城经营茶店“享清福”。近10年的茶业生涯,从初始的惶恐到后来的愉悦,郭纳由衷感叹:“做茶是件很幸福的事儿。”
这两个女茶商年龄不同,个性不同,从业经验也不同,相同的是,喜欢茶的思想在心底牢牢生根。对于未来,她们都表示:要带着茶,走在幸福的路上。单清霞:爱上茶我很快乐
透明的矿泉水瓶里盛着红酒般的普洱茶,刚从冰箱里取出来,喝上一口,透凉的茶香在嘴里弥漫。“夏季把普洱茶冰着喝,很爽”。
7月12日,正逢炎热夏季的一个午后,单清霞在北茶城的店里招呼客人,她细致地把冰过的普洱茶给众人喝。用茶带给别人幸福,她很快乐。
无论是做保险还是如今转做茶生意,单清霞选择职业的标准很简单——“健康的、朝阳的”,因为这样可以给别人带去幸福。“以前儿子只爱喝饮料,我担心喝多了对身体不好,就引导他多喝茶,现在儿子也喜欢上茶了”。
单清霞做普洱茶也就3年时间,当初是听说普洱功效不错,就买来给父亲喝,后来自己也喜欢上了普洱茶。按说,家里良好的条件并不需要她四处奔波,但本着“健康、朝阳”的标准,她选择了做普洱茶商。
说干就干,36岁的单清霞花费大量时间,遍访云南的几个茶山,寻找让自己“一喝钟情”的普洱。“在当地,漫山遍野的茶树,浓郁的茶香飘散不尽,美好生活就应该这样享受。”她对云南茶农的生活羡慕不已。
经营什么牌子呢?颇费了一番周折,单清霞最终被“盛世建盛举,百年可以兴”几个字打动,就做“可以兴”了!与生产“可以兴”的勐海可以兴茶厂负责人聊得也很投机,没想到自己还成了其河南总代理。单清霞把这个机缘归结为“我的做茶理念与‘可以兴’的发展大计相吻合”。
最近,单清霞正筹划着去一次西藏,因为远在西藏的一个朋友也想做茶生意,“给朋友一个机会,也把‘可以兴’传播到西藏去。”她说,她将继续把健康、幸福带给每一个人。郭纳:有茶相伴的花样年华
经常笑意盈盈的郭纳是那种一见就让人很喜欢的女孩儿。在其“享清福”茶店,她常一袭粉白色旗袍纤手弄茶,这个至今单身、周身透着茶气的女子在与茶为伴的岁月里谱写着自己的花样年华。
从1998年开始与茶结缘至今,郭纳用“是上天注定的”来解释近10年与茶相伴的经历。上学时学的是法律,却没料到第一份工作就是做茶艺师,之后又做茶馆管理、做茶艺讲师,直到开了一间“享清福”茶艺交流所。她说,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茶里有很多宝藏,深入进去会收获良多。
郭纳说她从没想过去做老师,但与茶相处时间长了,觉得茶是那么美好,需要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所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做起了茶艺培训老师,并乐此不疲做了好几年,培养出上千名茶艺学生,其中不乏来自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的茶文化爱好者。郭纳说,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是件很高兴的事,人生也因此而充实。
虽然扮演的角色不同,但茶却陪伴始终。“世上没有一种饮品像茶那样,让人喝完之后唇齿生香,感染心境。”郭纳说茶文化能延伸到历史、宗教、美学、音乐、建筑等领域,这种发现使她欣喜不已。
但是,郭纳也有动摇的时候。她一直为自己与茶的相通而高兴,可日子久了,发现茶越来越难懂,突然“很惶恐”。是茶太深奥还是自己没有灵性?郭纳开始疯狂地看有关茶的书,从泡茶程序中揣摩茶文化,到处拜访前辈学习。之后,“豁然开朗的感觉,很有成就感”。
2006年,在大厨房杯全国茶艺邀请赛中,郭纳荣获金奖。此外,她还被评为河南省十大优秀茶文化工作者、国家级茶艺技师。
去年,郭纳在郑州北茶城开了个“享清福”茶店,每天,前来品茗、聊天的朋友络绎不绝,俨然一个沙龙。郭纳说自己无欲无求,最向往的事情莫过于一杯清茶,在浮躁的人生里获取安宁,谁不想这样呢?
■相关新闻
斗茶播报
龙园号2006年吉祥沱荣获普洱(熟)“茶王”
上周六下午,天降大雨,在由本报联合郑州北茶城主办、国普茶业协办的普洱(熟)茶“斗茶”现场,众多执著的茶友还是准时赶到,见证了龙园号的2006年吉祥沱荣获普洱(熟)“茶王”的情景。
当天担任评委的有:国家级茶叶加工工程师、河南省茶叶协会常务理事吴旭升,国家级茶叶加工工程师、河南省茶叶协会常务理事周庆堂,普洱茶资深茶友田威宇,国家级评茶员马小丹,寄人茶业总经理何正,苦聪人家总经理王军。国家中级茶艺师谢珍珍,国家中级茶艺师渠炜婧担任现场茶艺师。
据悉,本周六将进行普洱(生)茶“斗茶”,活动协办是翠螺街3号卧龙茶堂。如果您想参与,可拨打北茶城电话(0371)63500111、65191599咨询报名。
郑州北茶城6项服务为茶叶批发商“保驾护航”
作为郑州古玩城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北茶城不仅环境优美,且硬件设施完备,吸引了众多商户,正致力于打造中西部地区茶叶批发零售基地。郑州北茶城承诺:一心一意为商户“保驾护航”,为商户提供6项优惠服务。
据郑州古玩城总经理助理、发展部主任张京梅介绍,这6项优惠服务是:享受星级物业服务;凡是新来的商户,北茶城会协助代办工商、税务、卫生等证照;综合后勤保障服务贴心细致,商户的停车、配货、物流可交给北茶城负责;采用华安保全系统和规范的市场管理服务,让商户无安全之忧;为商户搭建媒体宣传平台;提供商业咨询和市场推广咨询,同时为商户提供同行交流的机会,商户还可以参加由北茶城组织的定点定期促销活动。
张京梅说,郑州北茶城的脚步一直朝着“中原第一、全国第二”的目标前进,让商户专心传播茶文化、推广茶事业、做好茶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