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家具收藏:寸木寸金
发布时间 2011-11-30 浏览 50038 次
经理、古典家具收藏网创办人卓祖杭,10多年来一直在硬木家具原料产地——广东、福建等地,收购一般民间所藏的古典家具,可谓是圈子里的行家里手。据他介绍,近年来,红木家具的收购价格一直在大幅上涨。七八年前,一件古典家具的收购价仅为几百元,现在则高达4000元至5000元。

  在各种硬木家具中,被北京人称为“老红木”的红酸枝木家具是一般家庭和收藏爱好者最容易上手的品类。与紫檀、黄花梨等相比,它的价格相对较低,一套紫檀的明朝圈椅就可以换五套老挝进口的老红木家具。

  ■小贴士

  5属:紫檀属、黄檀属、柿属、豆属及铁刀木属。

  8类:是以木材的商品名来命名的,即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 黑酸枝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

  红木是指这5属8类木料的中心部分,除此之外的木制家具都不能称为红木家具。

  相关链接

  构件断代法

  要鉴定明清家具的年代早晚,可以根据某些构件的造法来判断。

  1.搭脑

  凡靠背椅和木梳背椅的搭脑(靠背顶端的横料)中部有一段高起的,大都要比用直搭脑的年代晚一些。靠背椅的搭脑与后腿上端格角相交,是一统碑椅的特点,为广式家具的传统造法。

  2.屉盘

  明清家具的椅凳和床榻的屉盘(垫子)有软硬两种。软屉用棕、藤皮或其他动植物纤维编成,硬屉则用木板造成,一般采用打槽装法。今存完好的传世软屉家具,大多为苏州地区制造,而硬屉家具则很可能是广州或其他地区所造。

  3.牙条

  桌几牙条与束腰用一木连做的,年代要早于用两木分做的。椅子正面的牙条仅为一直条,或带极小的牙头,为广式家具的造法,时代较晚。苏州地区制造的明式家具,其牙条下的牙头较长,或直落到脚踏帐(横档),成为券口牙子。夹头榫条案的牙头造得格外宽大、形状臃肿笨拙的,大多是清代中期后的产品。

  4.枨子

  凡罗锅枨的弯度较小且无圆婉自然之势的家具,制作年代一般较晚。明式家具的管脚枨都用直枨,而清中期后的管脚枨常用罗锅枨,晚期的苏式家具更是流行此种做法。

  5.卡子花

  明式家具常用双套环、吉祥草、云纹、寿字、方胜、扁圆等式样。清中期以后的卡子花渐渐增大且趋于繁琐,有些为花果状,有些则为扁方的雕花板块或镂空的如意头。

  6.腿足

  明式家具除直足外,还有鼓腿膨牙、三弯腿等向内或向外兜转的腿足,其线条自然流畅。清中期的家具腿足矫揉造作,常做无意义的弯曲,清晚期的苏式家具尤为明显。其造法通常是先用大料做成直足,然后在中部以下削去一段,并向内骤然弯曲,至马蹄之上又向外弯出。

  7.马蹄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的马蹄有很大区别。前者是向内或向外兜转,轮廓优美劲峭;后者则呈长方或正方形,并常有回文雕饰,显得呆板落俗。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