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树栽培技术(三十四
下一主题:茶树栽培技术(三十七
改造不透水型湿害茶园,首先要破福深耕,挑培客土,改良土壤,同时开设暗沟(或明沟)排除潴水。暗沟一般开在1米左右土层以下,底部用块石砌成桥洞形排水孔,上面再放碎石或砂石,然后填土。杭州茶叶试验场的经验是,为增加茶园土层排水效果,在靠近暗沟两侧的土壤要开得深些,渐远渐浅,使硬塥层至排水沟处之间,至少应有1/100的坡降,以提高排水效果。对明显的注地渍水茶园,除了破塥深耕、加土改良外,还应围绕茶园开设排水明沟(深1米以上),并与其他排水沟渠连通。
(3)地下水位型湿害茶园
在水塘、河流、水库附近的低地茶园,由于坝身透水或地下水外渗等原因,使低地茶园常年水位较高,土壤底层逐渐形成潜育化,亚铁反应强,加害茶树根系、形成茶树湿害。
对这类茶园的改造,要在水塘、水库等的下侧和茶园的上方开挖横截水沟,切断径流与坝身潜水渗透,降低茶园土壤地下水位。
抗御自然灾害的实践告诉我们,气候,如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一样,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的,作为改造自然斗争之一的抗灾措施,也要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改变。在与灾害性气候作斗争中,只要人们善于观察分析间题,找出因果关系,使各项措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那么,天灾是能够战胜的,人们总会在与天灾作斗争的过程中,取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