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大红袍:又一杯“苦茶”?
发布时间 2011-12-13 浏览 46567 次
茶叶站负责人说,在大减产的背景下,盯上大红袍“钱景”的社会游资开始疯狂炒作,大红袍售价被急速推高,在北京、厦门等少数城市,大红袍已攀上十万元的天价。  王贵卿说,尽管目前大红袍市场看上去相当火爆,但根本就是有价无市,卖不出去。   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普洱茶  福建武夷山产的大红袍无疑是今年最火热的一个茶叶品种,可面对从未有过的火爆行情,厦门市茶叶协会会长王贵卿却忧心忡忡:今天的大红袍会不会重蹈两年前普洱茶的覆辙?  2003年起,普洱茶价格一路走高,短短几年,价格疯涨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而普洱茶价格一路飙升的幕后推手,则是金融资本的介入。

 

  当普洱茶的泡沫越吹越大的时候,破灭的危险也越来越近。2007年下半年起,普洱茶价格掉头下挫,到2008年下半年,普洱茶毛茶从每吨六万多元,猛跌至每吨一万多元。半数以上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停产,众多茶叶经销商退出经营。而普洱茶价格暴跌之后,最大的受害群体就是云南省的数十万茶农。  种种迹象表明,前两年的普洱茶炒作现象,似乎正在大红袍市场重新上演。  眼下正值大红袍冬季新茶上市,但厦门市御上茗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剑平在走访了武夷山茶产区后,连声感叹:“大红袍的价格太高,实在不敢进货。”  在厦门市湖滨北路经营一家大红袍高档茶叶会所的王先生大倒苦水:“开业三个月,现在每月都在亏损。进会所来买茶、品茶的顾客都被高价吓跑了。”  “有的做茶企业就是太浮躁,整天想着推出上万元一斤的大红袍,消费者不是傻子,哪有这么多好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叶启桐认为,如果有人执意这么炒作下去,迟早会把大红袍的市场前景给毁了。  为了防止大红袍重蹈普洱茶崩盘的覆辙,2010年5月起,厦门市茶叶协会先后通过福建、广东等地的十余家媒体发出呼吁,提醒茶商要理性经营、消费者要理性购买。与此同时,面对产区收购价疯涨的状况,厦茶、御上茗等一批大型茶企坚持平价抛售库存大红袍,确保终端市场的价格稳定。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担忧,天价大红袍毕竟只是一时的现象,作为民生消费品的茶叶在价格严重背离其价值之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迟早要发挥其调整的作用。   炒作只会毁了地方品牌  天价大红袍当悬崖勒马,但对地方特色经济、传统品牌发展的思考不应仅止于此。从普洱茶到大红袍,已经或正在为其疯狂付出沉重的代价,也为我们留下了诸多深刻的警示。  作为武夷山地方特产的大红袍,依托福建武夷山独有的自然环境和传统的制作工艺,才具有了独特的韵味口感,备受中外客户青睐。叶启桐认为,像大红袍这样的地方特色经济、传统品牌,一定要定位在长远发展,切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其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作为优势经济资源实现保值和升值。  厦门大学教授陈培爱指出,近年来,一些地方对特色经济、传统品牌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地方特色品牌的丰富内涵。健康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传统品牌,应扎根深厚文化底蕴做市场,切忌靠虚华包装,漫天炒作。  “国际上流行的可口可乐几十年来外观包装以简洁见长,而不是靠虚华包装在搞推销。”陈培爱说,“不论是武夷山的大红袍,还是杭州的西湖龙井,都历经上千年文化积淀,应该从其厚实的文化积淀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灵感,形成独具特色、广为市场接受的形象。”  当前,社会资本源源不断进军武夷岩茶产业,对地方政府部门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武夷山市今后除了继续加大大红袍的品牌宣传力度,还要引导市场理性消费,切实维护好地方传统品牌的权威性和纯洁性,进一步加大行业监管力度,确保传统品牌可持续发展。”武夷山市副市长江书华说。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股市动荡、楼市调控,许多投资者失去方向,但一些新的投资品种不断出现。  眼下正值福建武夷岩茶的杰出代表大红袍冬季新茶上市,但不少茶商感叹:“大红袍的价格太高,实在不敢进货。”究竟是什么让大红袍价格如此疯涨,价格泡沫仍在膨胀的大红袍会不会重蹈普洱茶的悲剧,成为又一杯“苦茶”?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