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繁育技术
发布时间 2011-12-26 浏览 52457 次
浇施,淋肥时,事先将肥料溶解。但必须注意每次淋完肥后均要喷洒清水,以防肥料沉积在嫩叶上,引起烧苗,而高温干旱季节宜在下午4~5时后淋肥。

(4)除草、松土及摘除花蕾:苗床上的草要早除、勤 除、保持无杂草。由于苗床上经常浇水,容易板结,通气性及水分、养分的渗透性差,影响根系吸收能力,因此扦插两个月后,苗木根群已形成,须及时松土,以利荣苗对水肥的吸收,加速生长。松土时可用马钉或自制2指铁钩轻度松动苗木行间的土壤,深度要达2厘米左右,松土次数随板结情况而定,一般1年松土2~3次,当年出圃苗木松土2次,隔年苗1年松土3次。

扦插的插穗(特别是来源于8年生树以上的母树)插后会长出较多的花蕾,这些花蕾要消耗大量养分,对脓芽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因此要及时摘除。如果在剪稳时已形成花瞥,则在剪穗时结合摘除花蕾,以保证插稿腋芽的正常生长。

5.营养钵育苗技术

(1)营养体育苗的优点:主要是肥料集中,营养充分,根系发达,苗木生长健壮,移栽不受季节限制,除高温干旱季节外,其余时间均可移栽,而且移栽时不损伤根系,根系和地上部分仍能继续生长,可减少移栽后浇水的用工,管理方便,成活率高,成园快。

(2)适宜培育营养钵苗木的条件:一般在育苗面积不大(如本单位或个体户自繁自栽的)、较干旱的地区、采用名贵品种、进行品种试验、运输方便且运输量不大等条件下适宜进行营养体育苗。

(3)营养钵的制作:最好是用塑料薄膜袋,做成直径12厘米、高17厘米的圆筒,两头不封口:四周钻些小孔即成。

(4)营养土的配制:选择新开垦的、土质疏松的红黄壤土和肥料拌匀配制而成,比例按50千克土加腐熟的堆肥的20千克,或15千克的农家肥再加过磷酸钙l千克及高镁施0.1千克搅拌均勾,装袋时营养土占下层1:厘米厚,上层6厘米装红壤心土,轻轻拍紧,每行摆10~12个体。

(5)扦插方法:每个营养钵直接扦插3个插穗,大叶种插3个插穗,也可在苗床扦插,待其发根后再移人营养钵,但花工太多,不划算。

(6)营养钵苗木的管理:遮荫、淋水、追肥、病虫害防:治等均按苗床扦插管理方法进行。待苗木移栽种植时再将薄膜袋去掉,以便让根系自由生长。

6.塑料薄膜覆盖育苗技术

(1)优点:保温、保湿、加速发根速度、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成活率、缩短生长期、提前出圃、减少投资费用。

(2)适宜薄膜覆盖的时期:一种是在冬季较寒冷的地区,秋、冬季(10~12月)扦插的苗木适宜用薄膜覆盖,以利于发根,安全度过寒冬;另一种是7月下旬~9月扦插的苗木(包括营养钵育苗),当年冬季至翌年春季苗木高度约10~15厘米,达不到出圃标准,但留到翌年冬季出圃,苗木长势过高,管理时间过长,投资过大,土地利用率不高,成本增加,因此在茶芽进入休眠前(在广西桂林约10月下旬)即可用塑料薄膜覆盖。由于覆盖薄膜后棚内温度升高,湿度适宜,配合喷施叶刚巴及增施氮肥,可打破苗木茶芽休眠,使之在秋末和冬季仍能继续生长,翌年春季(约3月)苗木长至20~25厘米时,便可出圃。这样苗木生长可缩短10~12个月,且充分利用了土地。苗木出圃后应及时深翻,进行土壤消毒,6月亦可进行扦插,冬季又可出圃一 批苗木。

(3)覆盖及管理方法:第一,7月下旬~9月扦插的苗木,用塑料薄膜覆盖后,原先搭有的荫棚不除掉,但要防止气温偏高时造成烧苗。10~12月扦插的苗木在用薄膜覆盖之前需提前搭好荫棚,但宜使用灰白色的遮阳网,使透光好些。铺网时进行活动式固定,遇强日照时可用网遮住,遇光线不强或阴雨天则把网拉开。第二,7~9月扦插的苗木,在覆盖薄膜前应除草;摘花蕾、松土、迫肥、喷叶面肥—次,同时结合病虫害防治,然后再覆盖薄膜。第三,苗床覆 盖前应先准备好竹片,两头需削尖,长短据苗床大小而定,搭成弧形(与秧苗温棚相似),然后再盖上薄膜,四周用泥土压好,避免大风吹开,使之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第四,棚内要放1~2支土温计,当温度达30℃上时要将苗床两头的薄膜揭开,使空气流通,避免苗木受热出现焦叶。如连续晴10天左右则应揭开薄膜,洒水一次,最好结合施水肥(腐熟的人粪尿或l%的尿素和0.296的磷酸二氢钾)。淋后 薄施清水一次,以免幼嫩叶片道受肥害。第二次揭温棚时要喷叶面肥,使追肥与喷叶两肥轮流进行。但每次扔温棚时如发现有病虫害,应先防治,并保证苗床无杂草,最后将薄膜盖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