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欧洲版画:
大约在十四、五世纪初期时,开始出现将图片印製在木版上的情形。这种现象的產生与中国造纸术西传并进而普及欧洲有密切的关係。
初期的木版画可分为三类:
一为扑克牌,常以木版印製单纯之线条所构成的纹路样式於卡片上,其风格多为朴素古拙;
二为宗教圣像,这些作为宗教信仰宣传之用的圣母、圣人像,则常见强而有力的直截线刻;
三为书籍插图,在那些宗教圣像的四周也常同时刻有简单的记述文字,这种画像与文字并排於一张的木版作品,可说是版木本的前身。到了一四四八年德国古腾堡发明活字印刷术,圣经与一般书籍(科学、医学、算书、博物、寓言、历书等)之插图开始大量生產,传布於欧洲民间各地。
版画的特性
(一)间接艺术: 版画是利用「版」为媒介物,并藉由复製印刷的技术所製作的绘画,因此, 是种「间接艺术」,而有别於直接以笔描绘或雕刻塑形等的「直接艺术」。
(二)复数性: 因为版画属於一种印刷產品,故同一「原版」可以生產两张以上之相同作品。 版画「复数性」的这项特点,使得同一张画能同时在不同地方供不同的观眾欣赏。
(三)轻便性: 由於版画通常都印製在纸上,因此,较其他造型艺术如油画、雕刻等,更容 易运送、携带以及展示。
(四)大眾性: 版画「复数性」的特色,使广大的社会群眾得以用较低的价钱分享艺术的美 感与精神文化,将原本只有某些特殊阶级才能够享受的绘画艺术,带入了普罗大 眾之中。
(五)平面性: 经过製「版」再翻印的手法,画面必然具有平面化的倾向,因此,擅於表达 简洁、明快与爽朗的造型和色彩。
版种技法
( 一) 版种之分类:
1.依其印製过程的形态:有凸版、凹版、平板、孔版四种。
2.依其材质来分:有木板(凸版)、铜版(凹版)、石版(平板)、绢印(孔版), 此外,还有照相板与拼用版等。
(二) 版种所具之性格:
1.木版:其古拙的线条,黑白对比的强烈调子,以及饶富趣味的木材肌理,最 擅长表达激烈的情意。
2.铜版:尖锐自在的线条以及浓淡阶调的特殊魅力,能够细腻地刻画出人性的微妙与错综复杂的情感。
3.石版:能够直接了当地表现作者之笔触、意象,以及呈现水墨渲染的韵味。
4.绢印:具有均匀整齐的色面与艷丽的色彩、富装饰性的造型及简洁明快的形象。
5.照相版:呈现精密描绘的事物虚相,激发对现实环境更亲密细心的观察。
6.拼用版:将以上之两种或多种技法组合形成的拼用版,往往能够融合各种技法之优点,表现得更为自由不受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