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历代的工艺美术创作,随着岁月纹记成了今人的府中秘藏。只是昔人的爱欲嗔痴造就了古物的真伪良窳,如何明察秋毫,辨真认假,遂成了藏家们的最大挑战,这也正是古物收藏的乐趣所在。
云淡风清 只争千秋
若说法里亦有人情,那古物集藏似乎也没两样。杨炳祯认为,法律与古董收藏颇有相通之处,例如这两者都是必须理论与实务并重才行,身为一个法官不能只研究理论上的法条规定,重要的是必须有执行上的实务能力,才能在判决上有较深入而全面的思考。同样地,收藏文物不应只去了解书上或坊间的的文物知识,更要真正要与古董发生关联,必须要自己上手,甚至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理解它,才能真正欣赏它。
这样的想法,杨炳祯可是真正地躬身力行,他真的在生活中使用这些明清铜炉,燃点陈年沉香,再用明清老壶泡茶待客,在沉香扑鼻、老茶润喉的此刻,耳朵听到的是杨炳祯珍藏二十年的绝版唱片……。
我想,如果聆听判决书的两造兵马,知道自己汲汲争论的结果,是在法官大人的孤灯古案长桌、明炉清壶老茶面前,以心清意明,云淡风清心情所写就的,那是该口服心服?抑是堪破凡尘?还是两袖一拂,大叹罢罢罢……。
大隐于市的「读书楼」舒适雅致,是杨炳祯公余之暇,调剂身心的重要所在。
铜炉是杨炳祯最负盛名的典藏品类,曾在国立历史博物馆展出「金玉青烟——明清铜炉特展」轰动一时。
杨炳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收藏经历,让他对紫砂壶壶的鉴别与评赏特别有着独到的看法。
《陈鸣远款束腰方壶》,《荆溪紫砂壶器》原件。
《许伯俊款合欢壶》
《瞿应绍款石铫壶》,《阳羡砂壶图考》原件。
《春水堂款平盖壶》,《荆溪紫砂壶器》原件。
《陈隐龙款菊瓣壶》,《荆溪紫砂壶器》原件。
《大明宣德年制款点金冲耳乳炉》
《大明宣德年制款万寿纹夔龙耳方炉》
《宣德年制款桥耳三足乳炉》
《宣德年制款带座冲耳方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