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茶具不仅造型变化丰富,而且花货大类巧夺天工
发布时间 2012-02-07 浏览 50074 次
化的影响并参与,有的具有时代特征,有的反映地域文化风貌,有皇家古典文化、宗教文化等等。它的服务面上至宫廷贵族,下到民间百姓、文人士大夫更是喜爱。不仅国内,还外销东南亚及欧美。在清代,欧洲各国皇室内就非常宠爱紫砂壶紫砂壶不仅造型变化丰富,就是容量大小也有适合东南亚地区的功夫茶具和国内各地区所需的茶壶。

紫砂壶造型的形式这么丰富,其中花货应算是一个大类,而且它的起源发展与紫砂壶艺术同步。从羊角山古窑址所发掘的紫砂壶残片资料看,始于北宋中期的壶嘴上就有捏塑的兽头作装饰,因此,紫砂壶花货先是由圆雕捏塑开始。明代万历年间,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件紫砂壶作品是供春壶——花货,这是一件历史发展中的最好见证。供春壶的设计制作是将银杏树的瘿节捏塑成整个壶型,七凹八凸的树皮,生动别致,表面呈现丰富的指纹,妙趣天成,也有手工艺精致之趣,整个壶形、壶嘴、壶把就象自然生动的枝梗,舒展自若。因此,前人称颂这把壶为“脱尽人巧殊巧工,神工鬼斧难雷同”的塑器艺术品。明清是紫砂壶发展的鼎盛期,紫砂壶花货艺术的高手名师层出不穷,优秀的花货艺术品也是层出不穷,一些文人雅士为之倾倒。如明代崇祯时期的如意纹大彬圆壶,盖面上贴有如意图案花纹,现珍藏在无锡文管会。原唐云珍藏的万历年间龙凤印包壶,凤嘴龙把,壶身包袱、花结等捏塑非常精致、高雅,是权力的象征,也是时代的产物。清初国泰民安,紫砂壶发展兴盛期,名人辈出,名品、雅玩层出不穷,如项圣思的“桃杯”是一件了不起的艺术珍品,项圣思其人无资料考查,而“桃杯”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现珍藏在南京博物院。这只“桃杯”从设计到做工,真是巧夺天工,它用半截桃形为主体,以苍劲的枝杆为把手,生动挺秀,桃叶、枝蔓、花果为基座,生态各异,错落有致,布局精巧合理,是一件完美的艺术珍品。徐友泉的“三瓣三足壶”,壶把上有捏兽的头,陈子畦的“南瓜壶”、陈仲美的“一束竹圆壶”、陈鸣远的“一束柴壶”及文房珍玩、陈用卿的“弦文金钱如意壶”等等都珍藏在香港茶具文物馆、故宫博物院。陈次伟的“葡萄松鼠杯”和陈鸣远的“梅桩壶”等珍藏在美国旧金山博物馆、西雅图博物馆。在诸多的名手中,首推陈鸣远,他历史上早就成名,享有“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的赞语,不愧为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紫砂壶花货大师。(编辑:刘烨)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