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礼品紫砂热,把整个茶具文化都包括其中了
发布时间 2012-02-25 浏览 50109 次
为最佳。许多制壶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就去模仿古拙。结果是“东施效颦”。反而把自己的可爱之处丢掉了。要知道。艺术品乃是作者心境之表露,修养之结果,不是其它所能替代得了的,所以大可不必模仿。历史上遗留下来许多传统造型的紫砂壶壶,例如“石瓢”、“井栏”、“僧帽”、“掇球”、“茄段”、“瓜菱”、“梅椿”、“仿古”等等,乃是经过年代的冲刷,遗留下的仅存的优秀作品,拿今天的眼光看.仍然在闪烁发光。现在许多艺人在临摹,也是一个人一个样,各不相同。譬如“石瓢壶”,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一百多种,原因就是古今的艺人们,都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进了他们的作品之中。说起“形”,人们常把它与紫砂壶壶艺的流派相提并论,认为紫砂壶艺术流派分“筋囊”、“花货”、“光货”等。其实,这是极无分析的办法,道理很简单,就如戏剧表演家的流派分类,不能以他演什么戏而定,而应以他在戏剧表演中追求的趣味。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一旦艺术成熟,必然形成他的个人风格,几个相差无几的个人风格凑在一起,就成了流派。艺术收藏品讲究的是感觉。一把紫砂壶壶造型的优劣,全凭个人的感觉,作壶讲的“等样”、“等势”就是造型学讲的“均衡”。讲许多高深的理论,很可能越讲越讲不清。不是有句俗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嘛?艺术上的感觉,全靠心灵的共鸣,心灵的理解,即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编辑:刘烨)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