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安溪儒家铁观音落户郑
下一主题:铁观音茶市走向“后复
加工环节,建立进货、加工、销售台账制度。明确茶农(社员)、茶叶企业对外收购茶青或初制成品茶进行加工生产的,必须载明收购茶青或初制成品茶的来源和数量;生产加工过程必须详细载明生产加工投入的原材料组成、加工工序等情况,投入的原材料和产品按规定抽检、留样。
流通环节,建立规范标识、实名登记、刷卡交易制度。茶叶商品入市前外包装物标明生产企业、商品名称、产地、生产时间、等级、商标等内容;提供出货凭证及检验报告;在中国茶都率先推行入市交易茶农实名登记、刷卡交易制度,开展质量快速检测工作,实现产品质量局域性可追溯。
监管环节,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在全县构建涵盖茶叶生产信息、防伪标识等内容的茶叶质量数字信息系统,逐步建立安溪茶叶基本信息档案,掌控茶叶生产经营信息;与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建设茶业安全生产监管电子平台,近期将投入试运行。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探索和实践,全县推广应用条形码企业463家,八马茶业乌龙茶质量可追溯项目通过农业部验收,农事管理记录等六项制度在我县各试点单位取得成功经验。广大茶农、茶商、消费者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实惠, 更加积极主动地与质量可追溯机制融为一体,有力助推安溪茶产业提升。正如八马茶业副总经理林荣溪所说的,要是没有实行质量可追溯体系,八马每年2000多吨的茶叶出口那是根本实现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