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的饮茶艺术
发布时间 2012-03-18 浏览 50290 次
”。又云:“风炉,以铜铁铸之,即茶鼎也。”陆龟蒙、皮日休有茶鼎唱和诗。皮日休诗曰: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如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马老从中得知,古人很注重烹茶工具、炊具,且对于茶具制作,已有巧夺天工的工艺水平。于是模仿古人,或自制,或选购,操持了一套很有艺术价值的茶具。

譬如茶炉,他选用上等铜材,聘请能工巧匠,打造了一只体积小,形体园,比排球略大些的小茶炉。还有燉壶,用粗砂烧制,烹茶味纯,绝没有铁锈味道。但最讲究的茶具,当推泡茶用的紫砂壶壶了,由马老亲自订做,宜兴名家选用标准紫砂壶泥,按照传统工艺,精心烧制而成。这把紫砂壶壶,形状古朴,质地细腻,盖如南瓜蒂,上刻一联云:汤嫩水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

马老的整套茶具,小巧玲拢,富有艺术性。比如拔弄炭火的小火钳,铜做的,只有常用火钳的一半大小;他用的小茶杯形同玩具,只比北方酒盅稍大些,也很具观赏性。

起初,马老用木柴烧茶,烟熏火燎,污染水质;后来改用煤球,仍有黑烟乱窜,水味不纯。一段时间之后,马老研制成了一种优质小炭饼,做法是:挑选上等木炭,捣碎加水拌匀;再用木板做成许多小木模(月饼大小),把木炭泥装入其中,待干燥后取出即成。这种“小炭饼”无烟无臭,火缓而稳,既不影响水质,也不污染空气,烹茶最为适用。

马老把烹好的茶沏好之后,常常是自斟自饮,闭目养神。仿佛进入了“毕竟空舍”境界。马老品茶时,往往把诗与禅联在一起。例如,他读卢仝“肌骨清,通仙灵,两腋习习清风生”句,要说声:“这是道家境界!”他读范仲淹的:“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时,也会说声:“一派仙气”。读到金田和尚的诗句:“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便认为:“这和尚正探求佛理。”但又评说:“若就诗的意境而言,金田和尚比卢、范二位差之远矣。”

现在想来,马老饮茶,确有他的独特之处。有的习惯,还令人好笑,例如紫砂壶壶中的“茶锈”(实是“茶垢”)他美其名曰“茶山”,虽然已经发黑,甚至很脏了,却从不洗涤,仅每天早上用清水冲一下算数。有人问过此事,他说,有了茶山,水更清,味更纯,如此而已。

这套茶具,马老用了几十年,十分珍贵。可惜十年浩劫中已经不知去向,实在遗憾。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