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炒青绿茶机械加工技术
下一主题:[求助]乌龙茶片的生产
如今,以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为核心,福建已经构建起完备的茶叶教育和科研体系,通过从源头抓起强化基地建设,发展生态茶园,提高有机茶叶和绿色食品茶叶比重,开展茶园肥力调控技术研究,运用生物多样性机制控制茶园病虫害以及运用生物技术解决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等手段,将现代科技成果应用于茶叶的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的全过程,为品牌培育与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制度保障。
近年来,随着茶叶加工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机具、新农药、新肥料的推广使用,茶叶经营者对茶叶营销、品牌建设的学习愿望也逐年提高。以安溪县为例,5年来参加茶叶科技培训达10万多人次,县里开展的茶业万人培训工程已培训了12445人次,在连续三届乌龙茶初制技术大赛中,先后有100多人获得“制茶能手”称号。成立于2004年的安溪县茶叶协会在茶业组织管理方式上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如今已成为政府引导茶产业结构调整的得力助手。
随着全省各地高标准茶园建设、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茶农技术培训、“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等方面工作的加强,乌龙茶质量得到很大提升。至2006年年底,全省已有64家企业获得有机茶认证,有机茶面积近2万亩,有近8万亩的34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28个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通过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的出口企业基地达到272个,面积近40万亩。经过多年持续不懈的努力,2006年福建乌龙茶产量首次超过绿茶产量,成为第一大茶类,全省涌现出一批名牌产品。2006年,全省已经有35个乌龙茶主产县通过了“福建乌龙茶”原产地保护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