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了“胡震泰”茶号。民国九年、十三年,胡炳衡、胡炳华先后病故在绩溪龙川故里;这样,“胡源泰”、“胡震泰”等五家
茶叶店的经营重担就落在了胡家妯娌的身上。胡炳衡的妻子(人称四婶)独自执掌两片大店时,大胆地调整经营思路并选贤用能,从而使老字号的胡家茶店信誉不减且发扬光大。当胡 源曾孙胡增麟、胡增鑫、胡增钰、胡增祯相继长大成人后,兄弟间相互合作,同舟共济,终于使胡家茶号发展到上海等周边省市,形成了连锁经营形式。民国二十二年,胡家又在泰县增设了第三个以“泰”字为号的茶店“胡裕泰”,随后又在上海开设了“胡裕泰”
茶叶分店。然而,在1938年日本侵略者进犯上海时,码头看仓库的员工因害怕而弃库逃跑,“胡裕泰”茶号库存货物被劫掠殆尽;至此,“三泰”茶号元气大伤。其时,
茶叶的生产、经营和贸易都是江河日下,难以维持。主要原因是,19世纪末,东南亚茶业兴起,取代了中国长期独占国际贸易的地位,加之外国茶商直接进入茶区腹地开厂置业,并在疯狂掠夺我国
茶叶资源的同时,还压价收货,操纵和控制着
茶叶行业,从而使中国茶业雪上加霜,大批茶园荒芜,茶商亏本,茶号倒闭,茶业逐渐滑入低谷。加之旧中国的政治没落、时局动荡、社会腐败以及多行摧残、渔夺之术和捐厘课税的不断增加,直至解放前夕,中国的茶业早已处于奄奄一息,一蹶不振的状态。
此时,胡氏家族在泰兴的最后茶店是“胡震泰”茶号,最后的经营者是胡增钰。胡增钰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厦大学(华东师大前身)法律系,大学毕业后即回到泰县执管茶庄生意;尽管他为人十分谦和,又受过良好教育,在经营活动中竭尽全力地奔波在泰州泰县和姜堰之间,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是无法扭转茶叶行业“连年折阅”、“十商九困”的局面。于是,胡氏家族在各地的茶庄只能是相继合并、转营到泰州等地苦苦支撑,直到解放后的公私合营。1956年,百年老店“胡源泰”在公私合营中被划归供销社,上海“胡裕泰”被改成食品店;至此,“茶庄世家”也完成了其家族商业艰辛而自豪的历史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