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摘”走了茶叶利润?
发布时间 2012-04-12 浏览 51519 次
朱姓女士驱车来到龙山风景区的白沙玉叶茶叶合作社买茶,合作社理事长傅强直言相告“不能还价”。

  扬州城区市场春茶价格更是一个字:高。

  在四望亭路上的一家茶叶店里,记者看到明前新茶特级标价1600元/斤,一级是1200元/斤,店主承认“这个价格是比去年高一些”。有业内人士直言,“今年的明前茶价格较去年至少涨了三成。”但他们都说:“进价就高,利润很少的。”

  专营茶叶店喊赚钱难,茶叶进入超市情况如何?常年向超市供货的仪征茶商顾泉权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稍微上点规模的超市,入场费都在万元以上,还有超市渠道扣点等,超市累计“吃”掉的利润起码有45%,茶老板支付员工费和其他运营费后,到手的利润就少得可怜了。

  出路:“抽肥补瘦”,让利益共享良性循环

  茶叶价格“步步高”,茶农茶企“不见钱”。如何改变这一尴尬现状?在采访中,众多茶商茶企经营者表示,必须调整茶产业链上的城乡“二元收益”现状。

  有关专家指出,茶叶价格增加幅度最大的环节是终端领域,而终端领域和流通环节又是资源聚集度最高的环节,其议价权最强,也最容易产生“市场垄断”,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监管的方式来确保收入平衡。

  此外,还可以通过行业协调的方式“抽肥补瘦”,通过市场手段来确保收入平衡。仪征白沙玉叶茶叶合作社进行了这方面的浅尝试:把茶农组织起来,茶树按标准化种植管理,采收茶鲜叶按高于市场价10%左右价格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然后对茶农进行二次返利。当然,仅有一个合作社还不够,政府引导,茶农、协会、茶商、茶企进行统一协调,形成相应的利益平衡点,实现“大家有肉吃”的良性循环,是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真正出路。

  去年,仪征绿杨春茶向国家申请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并成为茶农、茶企共同使用的“区域公用品牌”,促使整个产业链形成利益共享机制,目前已见良好效果。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