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其中与“大三阳”的区别在于大三阳是e抗原阳性、e抗体阴性,而“小三阳”是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对于慢性乙肝,“大、小三阳”是通俗的说法。治疗乙肝一般的说法,是治到了HBV-DNA转阴,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就万事大吉了,小三阳DNA阴性就不用再治了只需要定期复查就行了,很多病人也就不在乎了,可是在临床上却看到不少乙肝小三阳患者几年后偶然的复查却发现又回到了大三阳状态,少数病人出现了早期肝硬化,甚至是肝癌。下面武汉东方肝泰肝病医院肝病专家为我们解析乙肝小三阳的认识误区,让我们能够更清楚的了解乙肝小三阳。
“小三阳”病人的e抗原呈阴性,但不是所有“小三阳”患者都可以高枕无忧,因为有些“小三阳”病人e抗原呈阴性的原因是因为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所以,即使e抗原指标呈阴性,乙肝病毒DNA仍然在不断复制,因此疾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这些患者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病情进展速度比“大三阳”还要快。据统计,在中国的3千万慢性乙肝患者中,近30%是“小三阳”患者。
虽然乙肝病毒的复制可在短期内被拉米夫定等核苷类药物有效地抑制,但很难被彻底清除,停药后经常出现病情反复。而e抗体“转阳”,意味着^***的免疫防御体系已经被激活,对携带乙肝病毒的肝细胞展开“攻击”了。因此,即使停药后,也能保证病情平稳,有效地遏制病毒,控制病情。因此,e抗原消失,e抗原阳性向e抗体阳性的“转换”是治疗“大三阳”病人的关键。
因此,乙肝患者必须辩证地看待乙肝转阴。“所有指标转阴”是一种理想状态,目前不可能实现。有些阳性抗体根本无需转阴,如e抗体;某些指标“转阴”并不意味着病情好转,如反映病毒复制指标的e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