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瓷器的吉祥图
下一主题:汝瓷与汝窑系
钧瓷的特色在于窑变。各件钧瓷制品所用同样的土,上同样的釉,在同一座窑里烧制,但出窑后的色彩却各不相同,这便是窑变使然。据知,窑变不仅与原料、燃料、釉料、炉温有关,也和季节、气温、湿度有关,甚至还和它们在室内所放的位置有关。可谓开炉之前,送进去的是一窑的谜,谜底只有在出窑后才能揭开。真是“进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使钧瓷变化无穷,从不重样,但这也使其不可能发展为定向生产,且成品率很低,故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
由此,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道不清是哪朝哪代,有一位窑工,烧出了一个精美绝伦的钧瓷花瓶,博得皇帝专爱,降旨让窑工再烧一个。可怜窑工烧了一炉又一炉,怎么也烧不出第二个来。但官府威逼,限期一定要出珍品,否则就要所有窑工的脑袋。日子一天天过去,在烧最后一炉窑时,一窑工之女决然献身,投身于熊熊窑火之中,以此换来了一件稀世珍品,拯救了所有窑工。这就是神垕人顶礼膜拜的窑神娘娘的来历。
传统的钧瓷产品大多是摆放在室内的装饰品,有瓶、尊、炉、鼎等等。钧瓷的颜色基调是红和紫,然而同样是红,却红得不同,有海棠红、朱砂红、鸡血红、胭脂红、火焰红等;同样是紫,也紫得不同,如玫瑰紫、葡萄紫、茄皮紫等等。更奇妙的是各种颜色互相渗透、融合,红中透紫、紫中泛青、青中寓白、白中藏红,就象云彩一样变幻无穷。如果在晶莹透亮的彩釉里又显现出鱼籽纹、蟹爪纹、蚯蚓走泥纹和珍珠点等如星似线的釉纹,那便是极为难得的上等珍品。如蚯蚓走泥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冰片纹,如似裂纹,却又藏在面釉之下,看得到摸不着,已经成为钧瓷的重要特征。还有些釉面更是奇妙,它们在窑变中形成一幅幅自然图画,景随人意,栩栩如生,真是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