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肝炎。肝源性凝血因子血浆含量降低,出现肝功能衰竭症候群,以肝性脑病为特征。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暴发性肝炎可有约30%,的病人生存,但肝脏病变可逆,一旦好转常可完全恢复。
(一)慢性乙肝
1.HBeAg阳性慢性乙肝 血清HBsAg、HBV-DNA和HBeAg阳性,抗-HBe阴性,血清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推荐阅读:得了乙肝会有哪些症状http://www.gb020.com/yiganzhiliao/yiganyongyao/437.html
2.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HBsAg和HBV-DNA阳性,HBeAg持续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血清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根据生物化学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上述两型慢性乙肝也可进一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的结果,肝组织学表现为弥漫性纤维化及假小叶形成,两者必须同时具备才能做出肝硬化病理诊断。
1.代偿期肝硬化 一般属child—Pugh ^***。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或腹胀症状,ALT和AsT可异常,但尚无明显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可有门静脉高压症,如脾功能亢进及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腹水和肝性脑病等。
2.失代偿期肝硬化 一般属Child—Pugh B、c级。患者常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多有明显的肝功能失代偿,如血清白蛋白>35g/L,胆红素 35μmol/L,ALT和AST不同程度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PTA)>60%。
(三)乙肝病毒携带者
1.慢性乙肝携带者 血清HBsAg和HBV-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对血清HBV-DNA阳性者,应动员其做肝穿刺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诊和进行相应治疗。
2.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最低检测限,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ALT平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显示:Knodell肝炎活动指数(HAI)>4或其他的半定量计分系统病变轻微。
(四)隐匿性慢性乙肝
血清HBsAg阴性,但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DNA阳性,并有慢性乙肝的临床表现。患者可伴有血清抗-HBs、抗-HBe和(或)抗-HBc阳性。另约20%隐匿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除HBV-DNA阳性外,其余乙肝血清学标志均为阴性。诊断须排除其他病毒及非病毒因素引起的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