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与茶诗
发布时间 2012-05-14 浏览 51639 次
当垆时,相如涤器处,

  反抗封建是前驱,佳话传千古。

  今当一凭吊,酌取井中水,

  用以烹茶涤尘思,清逸凉无比。

  后来,当地茶厂,便以“文君”为茶名,创制了“文君绿茶”。

  1959年2月,郭沫若陪外宾到杭州, 在登孤山、六和塔和花港观鱼后,来到虎跑,他以诗纪游,这样吟到:

  虎去泉犹在,客来茶甚甘。

  名传天下二,景对水成三。

  饱览湖山胜,豪游意兴酣。

  春风吹送我,岭外又江南。

  同样,在游武夷山和黄山后,郭沫若对当地的茶叶也是倍加关心,留下诗篇:

  武夷黄山同片碧,

  采茶农妇如蝴蝶。

  岂惜辛勤慰远人,

  冬日增温夏解温。

  湖南长沙高桥茶叶试验场在1959年创制了名茶新品高桥银峰。 5年后,郭沫若到湖南考察工作,品饮之后倍加称赞,特作七律一首,并亲自手书录赠高桥茶试场,诗的名称是《初饮高桥银峰》:

  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

  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饾饤眼不花。

  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

  高桥银峰茶因郭沫若的题诗一时声名鹊起。此外,安徽宣城敬亭山的“敬亭绿雪”,也因郭沫若的题字而身价倍增,一时传为佳话。

  郭沫若是诗人,又是剧作家,在描写元朝末年云南梁王的女儿阿盖公主 与云南大理总管段功相爱的悲剧《孔雀胆》中,郭沫若把武夷茶的传统烹饮方法,通过剧中人物的对白和表演,介绍给了观众。   王妃 : (徐徐自靠床坐起)哦,我还忘记了关照你们, 茶叶你们是拿了哪一种来的?   宫女甲: (起身)我们拿的是福建生产的武夷 茶呢。

  王妃: 对了,那就好了。国王顶喜欢喝这种茶,尤其是喝了一两杯酒之后,他特别喜欢喝很酽的茶,差不多涩得不能 进口。这武夷茶的泡法,你们还记得?   宫女甲: 记是记得,不过最好还是请王妃再教一遍。

  王妃:你把那茶具拿来。

  (宫女甲 起身步至凉厨前……茶壶茶杯之类甚小,杯如酒杯,壶称“苏壶”,实即妇女梳头用之油壶。别有一茶洗,形如匜,容纳于一小盘 。)

  王妃: 在放茶之前,先要把水烧得很开,用那开水先把这茶杯茶壶烫它一遍,然后再把茶叶放进这“苏壶”里面,要放大半壶 光景。再用开水冲茶,冲得很满,用盖盖上。这样便有白泡冒出,接着用开水从这“苏壶”盖上冲下去,把壶里冒出的白泡冲掉。这样, 茶就得赶快斟了,怎样斟法,记得的吗?

  宫女甲: 记得的,把这茶杯集中起来,提起“苏壶”,这样的(提壶作手势),很快地轮流着 斟,就像在这些茶杯上画圈子。

  宫女乙: 我有点不大明白,为什么斟茶的时候要划圈子呢? 一杯一杯慢慢斟不可以吗?

  王妃:那样 ,便有先淡后浓的不同。

  从这段剧情中,可以看到郭沫若对工夫茶的冲泡是如此的精通,反映出郭沫若对茶叶文化的热爱。

紫砂壶陶艺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它不仅具有丰富文雅的造型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和独具品位的文化形态,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紫砂壶之家作为国内最全的紫砂壶资讯网站,以弘扬中国紫砂壶文化为己任,以推广和普及正宗紫砂壶茶壶、茶具为主营方向,受到广大紫砂壶壶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