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山水名家苏文德(字梦修)。先生为生计于1932年考取于国立川北阆中师范学校,极显绘画才华、其国画山水、西洋水彩、油画的学业水准期期名列榜首。34年毕业后返家乡后在广元、剑阁、旺苍等地执教美术图画劳作。先生的水彩、油画作品使30年代的广元县城周边的民众和学生,第一次见到西洋现实主义的画种画风,对川北的美术教育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35年初投笔从戎,徒步千里报考甘肃天水甘谷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校,后转南京中央军校机炮淄重学员队,在闲暇业余时间旁听于南京艺专,拜访京陵名家。“八.一三”抗战爆发,转战沪宁、沪杭、潼关、华阴、汉口、衡阳、鹰潭、景德镇、长沙、桂林、贵阳等地,战事休整暇余时游历南北名山大川,并感言“家乡有美景”。抗战结束返广执教广元县泰华中学、简易师范学校授美术图画课程,40年代在<<广元青年报>>发表反映劳苦民众苦难生活的木刻版画<<没盐了>>作品,影响很大。50年代曾在<<中国电业工人报>>文艺副刊、<<西南文艺>>、<<红岩>>《长江文艺》等美术文艺综合杂志及封面发表水彩美术作品,并多次参加华东地区,四川-湖北,西南地区重庆美术展览,当时50年代西南美协《美术家通讯》曾于记录。90年代中期归真前,许多反映广元家乡美景的阆宛嘉陵,蜀道剑门,秦巴险关题材的国画山水和西画水彩作品被国内,外文愽机构和友人收藏。中央美院原雕塑系主任教授、书画大家钱绍武先生在信函中称老先生“敦厚、质朴、乐观、可敬可亲”、赞其画“开生面立新长”,在三十年代采用雅俗共赏的小写意手法、承传统、师造化,吸西画透视、光、色技法溶于国粹为我所用,书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剑门嘉陵山水美景和田园风光。据说老先生常言的口头禅是“巴蜀有美景、广元有美景”,与曾任北平美专院长的徐悲鸿先生抗战时期游蜀感言:“嘉陵山水、气象万千,蜀中人士,对此漠然”互为印证,看来叟翁先生的路子是对的。先生一生坷坎传奇、心境淡泊,存世作品较少。钱绍武老先生、著名书画家安居泊、孙竹犁老先生、北京公安大学教授马国华先生、解放军总政文艺创作室书法家曾来德等先生到广也拜访叟翁先生,很崇敬他的人品画品,钱绍武教授60年代还为叟翁先生作画留念。地方民间书画收藏界应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