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經文即講述了學習天文曆法和氣化規律的重要性。第一,“太虛廖廓,肇基化元......星懸朗,七曜周旋”,是講天體運動,要強調宇宙天體運動是氣化的根本,只要天體運動不停止,那麼自然界萬物的氣化也就不會停止。日月星天體運動是制定曆法的依據,不看不通。從哲學角度講,這是宇宙本體論系統,他們的結構形成為一個整體宇宙的架構模式。
第二,“肇基化元,萬物資始......生生化化,品物咸章”,是講氣化規律為物化的基礎,萬物統一於氣化,學醫必須掌握氣化規律。從哲學角度講,這是宇宙生成論系統,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就是宇宙的生化系統。
古人為了便於學習運用五運六氣理論,建立甲子六十年系統,將天度曆法和氣化規律及定數概況於甲子系統中。《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天氣始於甲,子甲相合,命曰歲立,謹候其氣,氣可與期。”
十天干代表天氣,十二地支代表地氣,“子甲相合”,天地氣交,而氣化生矣。可知干支系統具有春生,夏長化,秋收,冬藏的氣化規律,《史記·律書》和《說文》等書曾對干支的含義作過精闢講述。又十天干標記月亮的視運動位置,十二地支標記太陽視運動的位置,甲子結合就是具有調諧日月運動的曆法性質。
《素問·氣交變大論》說:“善言天者,必應於人;善言古者,必驗於今;善言氣者,必彰於物。”可知《內經》一再強調的是天體運動規律和氣化規律,而這兩者皆合於六十甲子系統之中。只要掌握六十甲子系統,就能知古驗今。
由上述而知,掌握學習好六十甲子系統,又是學習五運六氣的關鍵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