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宇宙理論:天圓地方說
发布时间 2012-06-19 浏览 56123 次
冰,張景嶽等人以土運為南政,其餘四運為北政。但南政是面北,不是面南,北政是面南,不是面北。

 

    “天圓地方”是古人對天和地觀察直覺印象的概括。金祖孟說“這裡,‘地方’在字面上是‘大地是一個四方形’的意思,實際上是‘大地是一個平面’的意思。這是因為大地的直覺印象,只能是平的,而不能是方的;大地沒有任何管道可以在人們的頭腦中產生‘大地是一個四方形’的印象”。

 

    金祖孟認為,天圓地平是渾天說的一個內容。他在討論《呂氏春秋》宇宙觀時說,《有始》篇中的“八風”“九野”說法是渾天說的內容。由此而言,《內經》中的“八風”

 

    “九野”說,也應是渾天說。

 

   《素問•五運行大論》說:“夫變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緯虛,五行麗地。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形精之動,猶根本之於枝葉也。......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大氣舉之也。”“寒暑六人,故令虛而生化也。”大地在“太虛”之中,“大氣舉之”。懸浮在“太虛”中的日月星辰之圍繞大地作周天運動,導致陰陽晝夜寒暑之變,萬物由之而生而化。由“日月周旋”運動說明天是圓的。由“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看,地是平的,因平能置物。這正是渾天說的內容。渾天說以觀測者為中心,符合《內經》觀點。

 

 

汉        
        <div class=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