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胎儿发育过程:第38周
(6)尽管佛法一再强调“唯心”,但是严格说来,有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一般的修证上,不论见解,或者功夫、境界,差不多都在“唯物”方面转。
究竟心如何变成物?心物怎么样一元?无法求证到,这是个大问题。真求证到,真的心转了物,心物圆融无碍了,才算真正见了道,证了道。
(7)我们不能见道,不能证道,简单说,就是业力的关系。我们这个后天生命活动,整个都是业力的作用。所谓“力”,就是一股力量。虽说是唯心的,但同时联带 着物,所以严格说,它(业力)也是心物一元的。
所谓业力,所谓习气,不单单指我们现在的思想。
我们现在所想的,所感受的,都还是这股业力的现象、外表。促使每种思想模式、喜好类型不同的那个根源,才是业力所在。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思想清净了,念头停止了,没有了,就以为没有业了。要知道,整个睡眠状态,都是业;即使断了气,死亡的境界,也还是在业中;甚至 于打起坐来,一念清净,那也是业。
总之,我们现在活动,所有的细胞,任何心理状态,里里外外,整个都是业力、业气所形成。
一般说习气转不了,很难转得过来。这是过去多生累积的习惯、习性,也叫业习。转得过来,才叫修行。
(8)所以,听到一句“灭从色除”,千万不要又被这句话所误,一味的只管色身气脉,而不注意心理结使的去除。那就真要驴年才得解脱了。
文字来源:佛说入胎经今释 作者:李淑君译 南怀瑾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