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虽然是宣扬浮山法远学佛求道的坚韧不拔的忍辱精神,说明一个真正虔诚的佛教徒应当能经受得起各种各样的考验。但其中也透露出,一位真正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一定要具备忍辱精神,只有这样你才能抓住成功的机会,有大的作为。
宽容是指为人大肚有气量,对别人的过错不计较不追究。具有宽容心的人,是一位有一定涵养的人,也是一位以善待人的人。对我们一般人来说,当你遇到他人的一些过错行为时,通常都会以一种歧视和批评的态度来对待。常常抓住他人的过错不放,不肯给人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以这种态度对待的直接结果,是导致那些有心改过的人也变得破罐子破摔,失去了重新改过的机会。佛教中有则《佛桌开花》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则故事说,一天早上,在一所寺庙门外凝满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师父,请原谅我吧! ”
他是一个风流的浪子,二十岁前曾是庙里的小沙弥,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悉数传授给他,希望他能接受自己的衣钵,成为一名出色的高僧。令方丈失望的是,就是这位极有培养前途的弟子,却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山,五光十色的城市遮住了他的双眼,从此花街柳巷,放浪形骸。
他在花天酒地的生活中过了很多年,起初他对这种与寺院清苦生活截然不同的新鲜生活方式十分满足,但是当他享受了世间各种娱乐之后,忽然觉得五欲之乐都是虚幻不实的。于是,他在十年后的一个深夜,陡然惊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幡然悔悟,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他跪在地上请求方丈和尚: “师父,你肯饶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吗?”
小沙弥以前的行为伤透了方丈的心,方丈深深厌恶他的^***,对于弟子的请求,他只是摇头。“不,你罪孽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除非那个佛桌也会开花。”
听过方丈无情的话语,这个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第二天一早,方丈刚踏进佛堂,一下子惊呆了:一夜之间,佛桌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红;的、白的、蓝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佛堂里一丝风也没有,那些盛开的花朵却簌簌摇曳,仿佛在焦灼地召唤着什么。
方丈瞬间意识到了什么,连忙下山寻找浪子,却来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俗世生活。
佛桌上盛开的花朵,只开了短暂的一天。是夜,方丈圆寂。在临终前,他把众弟子召集到身边,对他们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就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让奇迹陨灭的,不是错误,而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在这一方面,我犯了一个大错误,希望你们以后要记取这个教训。”
故事中的方丈临终前还在为自己没能宽容弟子的过错而追悔不已,也许他在后悔自己因为苛刻葬送了一个弟子的美好前途。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人世间,对别人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苛责,就会减少许多令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情发生。进一步来说,就是可避免许多人间悲剧的发生。愿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塑造他人高尚的人格,用自己善良的情感去熏陶他人的情感,以一个博大宽容的胸怀去容纳他人的过错。则人与人之间一定会建立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原文摘自《觉群》2011年第1期 作者: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