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治疗梅核气的穴位按摩
下一主题:肩周炎老寒腿腰痛颈椎
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及胫后动、静脉。
主治腹胀,水肿,肠鸣,泄泻,盗汗,自汗,脚气,腿肿,足痿。
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出处】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昌阳、伏白、外命。属足少阴肾经。经(金)穴。
【标准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取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太溪上2寸,当跟腱之前缘处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