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建筑彩画
发布时间 2012-09-21 浏览 51091 次
>不必说地坛整体规划一律采用“制方”的设计,也不必细查唯独地坛建筑是“坐南朝北”,更不必细数各组建筑的度量长度都是“偶数为基”,单单是所有建筑枋心的彩绘图案都是“双凤”,而无双龙和龙凤图案,这在我国的官式建筑中就极为罕见,从而被专家们称为“北京一绝”。

从皇祇室内檐彩画的构图和作法以及现存残旧程度来分析,是清中期的彩画风格,也就是早期“和玺彩画”的做法。彩画的题材以“凤”为主要形象,表明它的象外之意代表了“八卦”中的“坤”象,表示的是“后土”和“地示”神祇等内涵。以这种特殊的图案体现了与地坛这组建筑在形象和使用功能上的一致性。

皇祇室内檐彩画与清代晚期的“和玺彩画”相比较,具有几个突出的区别,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借鉴:

首先,在彩绘构图中,枋心部分的长度占全间的长度比例略小于三分之一。

其次,在彩绘图案中,箍头、规线光、皮条线、枋心头等斜线的处理上,不是采用直斜线,而是调整为稍稍弯曲的弧线,并且这些线旁边只饰用了大粉,都没饰晕色。

第三,柱头的彩绘方法不是像清代晚期彩画那样处理(当时的一般作法是先绘规线光或者盒子,然后在内部彩绘图案),而是在青地内直接绘以沥粉贴金西番莲,而所描绘的西番莲构图,在细部的处理上颇具明式西番莲的风格。

第四,在横向大木上的盆子,找头和枋心内所绘制的大量的“凤”形图案,风格古朴,构图简练,优美多姿;所有“凤”的空白之处,都以比较大片的祥云作衬绘,其云层的形状和勾绘都非常讲究。

最后,还可以看到在少量的盒子内绘制的夔龙纹圆润丰腴,转折出瓣,活泼多变,没有呆板涩滞的感觉。在这些已经变形的夔龙纹上,不仅仅绘有火焰,在尾部还附带一笔水绞,颇具特色。

北京地坛皇祇室内檐彩画以其独特的立意、构图和具体描绘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增添了一朵瑰丽的小花。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