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件鼻烟壶彩绘工细,与色地结合紧密,壶面彩画有晶莹透亮的玻璃质感,又由于彩绘采用多色阶彩料绘画,色阶的深浅不同巧妙配合,使画面色调艳丽柔和,层次清晰。
珐琅“秋趣图”烟壶:高6.28厘米、宽4.8厘米、厚1.9厘米。撇口,束颈,广肩,圆腹下收,平底。器身扁,造型轻巧,器口平面涂金彩略有脱落。白地略泛青,光泽平滑,器型与质地上手都感觉适中。烟壶两面绘画题材均为“秋趣图”。一面绘白菜、红萝卜、菊花,一只蝈蝈平首踩在白菜上,两须张开。蝈蝈以黑色勾画,后涂淡黄渐绿的体色,用笔细致准确,两腿的点画尤为精细。整体彩绘色调为翠绿渐淡至淡黄色,菊花与红萝卜以胭脂红色彩画,淡雅中尤显妖媚。
另一面画一蝈蝈低首踩在一垂枝牡丹上,旁有一张翅蜜蜂,此蜂动作呆滞,赭色彩绘色浮无光泽,非珐琅彩,当为后补之拙。
此件鼻烟壶底书红彩四字篆书款:“乾隆年制”。多数专家认为:一、乾隆年间珐琅瓷无红彩款;二、该壶器型轻巧适中、但细看壶双肩不等,而且白地色白略泛青色,乾隆年间珐琅彩瓷均为景德镇选最好的素瓷运到北京内务府绘彩加工,胎体与釉色应该具有规整、白腴的特点;三、该壶彩绘过厚,有几处似涂抹而非彩画,色阶不清;四、该壶画面用笔不够精细,尤其牡丹、红萝卜,用笔较差,惟蝈蝈绘画细致准确。乾隆珐彩均特聘画题精心绘制,如若一件烟壶有多处败笔之处当可质疑;五、秋趣图在乾隆年间尚属少见图案,图中蝈在吴语中与官谐音,寓意居官为上,蝈蝈是道光年最常见最典型的纹饰,清末几代也常有表现。
此烟壶器型轻巧秀美,图案布局大方,用色艳丽素雅,彩绘莹亮,乍看无疑是一件上好的乾隆珐琅彩鼻烟壶,但上述五点质疑当可辨真伪。
清三代珐琅彩瓷传世极少,但也有流失于民间的可能。旅顺博物馆建馆于1917年,该馆历史上曾收藏各类文物,这两件珐琅彩鼻烟壶都属旧藏。清代道光以后仿乾隆的作品较多,民国时期仿品更多,该馆旧藏中民国仿古瓷亦不少,因此对馆内旧藏瓷器包括烟壶一类小品的考证与研究,将是很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