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很多现在都已经成为一块破铜烂铁了,收藏古兵器你们是如何欣赏的?徐兆前:欣赏古代兵器要看两种工艺,内在看煅造工艺,外在看装饰工艺。我之前在湖北博物馆看到勾践剑时就震惊了,几千年前的剑至今还闪闪发光,不会生锈,可见当时的煅造工艺真是没得说。可惜这样的工艺已经失传了。很多老板现在也喜欢放一把刀剑在家中辟邪镇宅,他们也想找把古兵器,无奈古兵器都比较残破,老板们不会喜欢,所以用的多是现代兵器。但在我们看来,古兵器上的铁锈也是美的。皇甫江:古兵器的收藏,的确是会看的人看门道,不会看的人看热闹。很多人收藏首先是看品相,刀刃要锋利最好一个缺口都没有,这怎么可能?这样完美的兵器,西洋刀剑可能有,但价格肯定也非常高。而符合条件的中国刀剑,明代以前的想都不要想,明代的可能最多也就一两件,清代的我估计也就一千把可以达到这种要求的。所以我买任何东西,都只看优点。比如说我买了把剑,有人说,你这东西不行,买假了。为什么呢?因为刀鞘是后来配的。谁不知道刀鞘是后配的啊!我看中的可是刀的价值。就像找老婆,长得像林志玲,她就不可能在厨房里像个佣人一样,你要挑你喜欢的那个方面,中国刀剑就很难有完美的。这也是我们做生意的一个心得,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卖古董杯,原来一套应该是有6个或者8个杯子,现在只剩下5个了。但5个杯子一套不如4个杯子一套好卖,因为买家觉得要成双成对。结果我在卖掉4个杯子后,再给那买家送了一个,他居然生气了。人的这种心理实际上是很可怕的。赵利平:说回欣赏,古画能够通过装裱恢复生机,生锈了的古兵器,又能否修复?皇甫江:对于生锈的古兵器,在这个圈子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包浆的观点,另一种是研磨的观点。我是站在中间的,高古的东西根本没有办法进行研磨,比如一把汉代的剑,你一磨就全没了,但是年代近一点的兵器还是可以研磨的。研磨不是简单的去锈,而是一种很严谨的工艺,在古代,研磨就是刀剑里最高的工艺。我以前不懂研磨的时候,在日本看到一把日本刀,我说了句“这刀是电镀的”,结果旁边的人用很鄙夷的眼光看我,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手工研磨术,是500年前的研磨术。能被我认成是电镀的,你可以想象一下那种精细程度。赵利平:那你们收藏的古兵器,还会不会继续生锈?徐兆前:锈是肯定会继续锈的,只能尽量减缓这个过程,避免潮湿。我家的收藏室,湿度就一直控制在50%左右。皇甫江:天地万物总会有个弱点。钢铁不怕断,但是容易被锈掉;瓷器不会锈也不怕烧,但是落地就会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