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明清中国外销瓷
发布时间 2012-12-07 浏览 53864 次
尼黑大学硕士)、霍吉淑 (1965年生,英籍,爱丁堡大学硕士)把大英博物馆所藏的中国明清外销瓷划分为:明青花瓷(1520-1644)、早清青花和彩瓷(1644-1722)、盛清瓷(1723-1800)、欧洲填彩中国贸易瓷。其中盛清瓷又分为:欧洲风格瓷器、英国风景、宗教题材、古希腊罗马神话系列、洛可可纹饰、器形和技法源自欧洲器物、英国贵族餐具、欧洲贵族餐具等9类。

  所谓欧洲风格瓷器大多是从外形上摹仿欧洲木器、玻璃器或陶器而烧造成的。从明代晚期已开始生产,如烛台、酒瓶、盐瓶、芥末瓶等,这些欧洲风格瓷器的输入,因清人入关暂停了一段,直到康熙朝才恢复。欧洲订烧大量成批成套的瓷器,每套少则80件,多则600件。由于订烧器形不断更新,有人统计提供给中国图样约数千幅之多,可惜只有小部分保留下来。


清 黑釉描金英国徽章纹盖杯一对

  18世纪早期,中国画工摹仿西方图样(如英国风景等)的办法,是将外来画稿刺上小孔,如同粉本,然后以炭粉或其他彩色通过小孔在素胎上定出轮廓,再勾勒填彩。粉彩及珐琅彩也是在 18世纪初期出现的,原先只在景德镇生产,但由于要求复制及上色的准确性非常严格,加上订烧数量大增,所以就把在景德镇烧好的素净瓷器直接运往广州,由熟练工在订制者的指导、监督下,准确地绘制欧洲人士所需要的纹饰,确保了按时交货。但广州只能烧低温的珐琅彩,青花瓷之绘制仍在景德镇。

  宗教题材多为描写圣经内容,这在订烧瓷中是常见的,大部分题材来自《新约》,主要绘在茶具上而不见于餐具。使用基督受难的瓷器进食,肯定被视为不敬。这些产品大都运往基督教国家,应用于宗教场合,只是装饰,一般不做实用。

  希腊、罗马神话题材源远流长。主要绘制女神、仙女。所绘半裸体之美女,略带色情味道,但作为社交礼品,在欧洲颇受欢迎。

  所谓洛可可风格即是曾由洛可可号运来的中国外销瓷,而其内容多是与表达爱欲有关的绘画题材,在订烧瓷中非常流行。如新婚夫妇的纪念品、婚礼寓言、誓言等等。也有直接绘制的裸露的村女或塑烧的裸体贵妇,装饰性超过了实用性。

中西瓷艺的交流与互动

  欧洲到18世纪早期才能生产真正的瓷器。因此,17世纪以前中国瓷器大量输入欧洲。但从17世纪下半叶起,因明朝抵抗清人入关,中国瓷器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输出欧洲的中国瓷器稀少,刺激了欧人对代替器的需求。这时欧洲一些地方生产仿制的中国瓷叫费恩斯瓷。它是一种薄胎的陶器,敷以锡白釉和蓝彩,绘画中国纹样,但并非瓷器。1708年任职于德累斯顿奥古都斯大帝皇廷的约翰弗列特利殊波格终于发现了瓷器的“秘密”。他利用当地含有高岭土成分的瓷土,在迈斯森瓷器作坊烧造出真正的瓷器。为了与中国外销瓷竞争,采用了贺努特设计的“中国风格”的纹样,后来也画带有欧洲风格的港口与市场纹样,人们开始把目光由中国瓷器转向德国瓷器上来。而中国在自己生产的外销瓷中,也仿制德国的迈斯森瓷器,一到欧洲就被视为“真品”,受到市场的欢迎。



清 彩瓷仿欧瓷欧式脸谱罐

 清 荷兰填彩中国瓷杯

  17世纪晚期荷兰东印度公司向中国订烧瓷器的主要客户是公司职员、商人及贵族所需的纹章盾徽的套装盘碟。这类瓷器需求量日益增大。许多原先地位低而没有特定纹章的富贵人家,开始创造自己的纹章盾徽。最初景德镇只制作青花纹章瓷器,到18世纪上半叶,珐琅彩章开始出现,这种风尚迅速在欧洲传播,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期。大英博物馆藏有许多苏格兰、丹麦、瑞典、俄罗斯、普鲁士、荷兰、法国、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地区皇室、个人的徽章瓷器。单在英国市场上所见的徽章纹即有4000多种。

  出于对花纹的特殊要求,18世纪到19世纪晚期,欧洲还从景德镇进口许多素烧瓷器,然后在荷兰、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或欧洲其他地方填彩绘画。至今研究中国外销瓷的专家还可明确指出这类填彩瓷为何国何人所绘制。如大英博物馆藏的德国填彩的中国瓷杯及托盘,他们指明是景德镇素瓷,在德国由波希米亚的瓷器画工普瑞斯勒填彩完成的。有一组10件的英国填彩中国茶具,则注明是伦敦地坎序镇詹姆斯吉尔工作室的杰佛利欧尼尔描绘完成的。国外对外销瓷研究水平由此可见一斑了。

并非结语

  欧洲及亚洲许多国家,对中国外销瓷极重视,研究成果卓著,人才辈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曾先后在香港、新加坡、东京、大阪、广岛、松山、北九洲、雅加达、台北举办过中国古代贸易瓷展览。中国内地因缺少明清外销瓷标本,涉足研究者较少。但外销瓷既是商品,又是艺术品,同时又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中西贸易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因此,对中国外销瓷的研究,应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大课题,希望我们能尽早改变这种“文归海外,物在他邦”的局面,使明清外销瓷的收藏与研究迎头赶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