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年终茶具礼品市场逐渐
    下一主题:辽宁鞍山:11万公斤茶    
    公司办公室摆了很多茶叶包装,有的包装极尽奢华,我看到就很“心痛”,茶叶本来就是“土生土长”的,有着最为真实的朴素本质,为什么不能让“茶叶”做一回“茶叶”呢?
中国茶叶行业应该返璞归真,最好像管理农药一样管理包装,从消费者的内心世界入手,引导茶企实施适当包装,为子孙后代留一些道路,不要只顾着自己看着舒服、摸着顺手,就断了子孙后代的路。一旦环境遭受破坏,心灵一片荒芜,这种“浪费”的后果将可能成为茶叶行业的“灭顶之灾”。
人看远一点,路子自然会远一点。茶叶品牌要做,销售利润要有,包装要独领风骚,但是都要适可而止,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事情要提前预防。
阻力五:热衷于“搭便车”,茶叶品牌“山寨化”
没有自己特色,靠模仿或抄袭成熟品牌求得生存和发展,就是“山寨”。
其实,“山寨”这两字,大家都不陌生,从手机行业兴起“山寨机”开始,我们就对“山寨”又爱又恨了。爱它,是因为它的确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也为企业积累了资金;恨它,是因为它阻碍了品牌的发展,例如,顶着“手机山寨王”这顶荆棘王冠的天宇手机要继续发展,就要努力去除“山寨化”。
就茶叶行业而言,“山寨化”的茶叶品牌在短期内会通过“搭便车”的方式,在灰色地带“借助”品牌优势,帮助企业赚得一定的超额利润,为以后的发展积累资金,但是,“山寨化”的茶叶品牌没有自己的品牌定位,没有按照自己的定位整合资源、积累资源,没有在销售茶叶的同时沉淀自己的品牌形象,则会错过大好的品牌塑造时机,造成巨大浪费。
渴望塑造自己品牌的茶叶企业,一定要预先避免“山寨化”的美丽陷阱,提前找到自己的品牌定位。如何做品牌定位?《茶翅高飞》一书对之有具体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