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圈资本退潮
发布时间 2012-12-26 浏览 49995 次
率变慢,旅游的人虽然增加了798的热闹,但是一年卖不出一幅画的画廊不止一两家,越来越多的画廊逐步向水墨转型,曾经前卫的当代艺术似乎变成了烫手的山芋。经济大环境低迷,拖累“中国标签”2012年10月7日,是中国艺术圈集体选择遗忘的一个星期天。当晚,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专拍上,贴有中国符号标签的当代艺术名家几近遭遇集体滑铁卢:或在泡沫挤干的低价位上不断流标,或以市场价30% 或更低的“白菜价”成交。资本雄霸中国当代艺术的“黄金八年”曲终人散。在知名艺术品经纪人翟健民看来,谈2012年秋拍要先从春季就开始梳理。“每年拍卖行情一般看3月纽约苏富比,它是全年的一个行情指标。而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行内分析不是很理想,表示后几个月的行情不容乐观。到了4月份的香港,苏富比卖得不错,带给买家一些信心,但是成交最高的3件拍品,买主是台湾人,内地的大买家参与不多,反映出内地买家的资金流变慢。5月份的香港佳士得,没有大东西,不过60%左右的成交率,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还是不错的。另一方面,佳士得卖得最好的那件冬青釉仿古铜的乾隆尊,以2000多万元人民币成交,两年前同样的拍品在纽约卖600万美元,可以看出市场进入了相对冷却的时期。”99艺术网CEO杨凯分析,外部经济大环境是造成中国当代艺术在市场表现疲软的主要原因,“全球经济大环境不好,艺术品消费能力肯定要受到影响,整个艺术品市场表现都会相对低迷”。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也认为,当代艺术在国内的收藏群体,主要为房地产、金融等机构里面的财富人群,更容易受到大经济环境的影响,“当外部经济大形势不好时,购买当代艺术品也必然受到影响”。查税风波,中止炒家“击鼓传花”今年,当代艺术圈最让人瞩目的就是艺术品查税事件。该事件中,几位活跃的当代艺术大佬均被请去“喝茶”, 这种突发性的恐慌,除了严重影响当事人本身之外,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大买家的心态也受到打击。虽然大部分当事人均已恢复正常生活,但经历了查税风波之后,大家还是不自觉地变得谨小慎微。海外回流的艺术品对内地拍卖行贡献显著,有拍卖公司人员透露,在书画和瓷器方面,能挣钱的艺术品基本上都是海外回流作品,曾创下中国近现代书画纪录的张大千《爱痕湖》就是嘉德于2010 年春拍前从美国学者手中征集而来的,“海外回流”俨然已成为许多拍卖公司的金字招牌。“以前内地客户在香港向我们买东西后,我们会提供包括申报、进关、打火漆印直至送到府上等一系列服务,现在由于受到今年海关关税风波的影响,我们只能负责送到客户在香港居住的酒店,至于怎样带回国内则由客户各显神通。”香港知名艺术品经纪人翟健民说,这直接导致了其内地客户的流失。北京匡时[微博]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微博]也表示:“从国外征集一件拍品,假设1万元底价,关税12%,等于1200 元,再加上17%的增值税就是1904元,所有税额总共3104 元。如此拍卖行佣金还不够缴税,等于白干。”有圈内人士分析,中国掀起的这场艺术品查税风波卡住了“洗钱行为”的脖子,也是当代艺术市场泡沫破裂的直接原因。更有业内专家直言不讳:现在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几乎成了传销市场,而不是健康的收藏市场,而传销市场的维持就必须有更多的资金进来才能进行下去。现在“天价做局”已经被查税卡住了脖子:假设拍卖场上成交价是1000万元,而实际上私底下的协议价格是200万元,但税还是要按照1000万元的成交价来缴,在这样的高成本下,恐怕谁也不愿再玩“击鼓传花”游戏了。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