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当前书画造假“十大手
下一主题:陶瓷釉质的老化鉴定(
徐悲鸿画的马有奔马、立马、饮水马之分,奔马是他非常擅画的一种马姿。他画的奔马,大笔挥洒,笔精墨妙,奔蹄如飞,催人奋进,真迹《奔驰》即是这样一件精心之作。真迹尺幅95x68cm,绘于己卯(1939年)10月,乃为其夫人廖静文女士所作。拍品标为“廿八年残腊”(编者注:民国28年即1939年),可知与真迹同年所为,为对比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首先,真迹结构比例异常精确,无懈可击,显现了徐悲鸿精湛的写实造型功力;拍品则比例失衡,有失分寸。二、真迹马头细节刻画细致入微,马之嘴、眼、鼻、耳皆生动传神,惟妙惟肖,拍品则细节俱失,粗有大概,散漫失神。三,真迹马之轮廓四肢用线可谓烂熟于胸,一气呵成,飞白尽出,尤其虚实处理恰当自如。反观拍品线条僵硬呆板,用线过实,毫无轻盈之感,动态之美。四、真迹马蹄勾画有断有连,笔断而意连。拍品则一笔带过,失于简单。五,特别是徐悲鸿“赖以扬名“的马尾与颈鬃处理上更是差之千里。真迹疏密结合,浓中有淡;拍品则杂乱无章,糊成一片。从全局看,真迹结构准确,立体感强,动态十足,栩栩如生。拍品结构失衡,笔墨粗糙,颇显笨重,丝毫没有大师的半点踪影,真伪同为1939年,水平却如此千差万别,哪里是什么大师的真迹,分明是一件拙劣无比的克隆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