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钧与后世仿品辨伪
发布时间 2013-01-08 浏览 51611 次
亦露胎成素烧圈。底心多露胎且有明显凸起的鸡心点。釉面多棕眼,光泽较差。釉色单一,仅见天青,天蓝两种,施釉不到底。

明代景德镇窖窑仿钧瓷从宣德开始。传世品有炉,盘,碗。炉胎骨厚重,器内施白釉,外壁挂玫瑰紫色釉,碗均为浅式,口外撇,里外施紫红色釉,底部无釉,修胎留有旋纹,圈足平削,盘,敞口,圈足,内外施玫瑰紫色釉,外底无釉,釉面泛橘皮纹。但明代仿品只注重釉色,造型为明代窖窑瓷器典型样式。

清代雍正七年,恢复了钧瓷的制作,一是仿北宋红釉,底部无釉,二是以天蓝,月白为主,雍正窖窑仿钧瓷大多有篆书刻款,较易识别。但如果不落款的仿钧器要仔细鉴别。其造型和釉色虽乱真,但雍正仿钧瓷器红釉色较谈而釉色较薄,有的器物有凸现的出棱部位能看到白色胎骨,其底部虽大多涂有一层黑色釉汁,但胎土却为白色,更为典型的是不见蚯蚓走泥纹。

晚清民国直到现代,仿造宋代钧瓷之风甚盛。现代仿品胎细白,火候较高,叩之声脆。器物形态一种是比例失真,如瓶类,不是东歪,就是西斜,或是器腹过大,二是造型线条生硬拘谨,失却宋钧窑瓷器造型端庄厚重,线条流畅,形态优雅的韵味。仿品总体施釉薄且大多薄厚不匀。仿品火气较重,釉色大部分泛亮光,玻璃感强烈。少部分的仿品釉面因弱酸蚀或涂抹黄土等做旧处理,釉色呆滞,缺少宋钧瓷釉面那种熔化流动,厚润浑拙的质感。明代以前的钧窑产品均通过还原焰气氛烧成,施釉前先将坯胎烧素胎,待冷却后再在熟胎上施2-3次釉,然后再入窑烧成。面现代仿品基本上是氧化焰一次烧成。宋钧瓷窑变自然,各种色彩过渡无固定边缘,而现代仿品大多窑变无过渡,有固定边缘,人为痕迹较明显。

现代仿品中也偶见一些传统工艺方法仿制的精品,甚至也仿得"蚯蚓走泥纹"的现象,其逼真程度高,容易迷惑大家,故当鉴别钧窑瓷器时要仔细观察,从器物的胎,釉,造型,底足,成形工艺等方面综合分析和判断。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