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周南文化沙龙”举办唐宋茶器品鉴会
发布时间 2013-01-12 浏览 50789 次
多年收藏的茶器珍品,有刀、勺、盘、釜、盏、罐、壶等3组件唐宋器具。“茶香自然离不得茶器”,余长庭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指着会议室长桌上摆放的唐宋茶器,表示此次展示的目的,在于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通过比较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异同,提示当下中国人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不断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对优秀文物加以精心保护。余长庭透露,长庭陶瓷博物馆以及分馆将于2013年元旦分别在武昌和江夏挂牌,作为馆长,他希望藉此将中国悠久的茶器历史与文化展现在大众面前。

  长庭陶瓷博物馆顾问蔡荣清接过话题,讲述了唐宋坊间的“斗茶”趣事。“所谓斗茶,就是拿出自己最好的茶和茶具,品茗,把玩,细细比较。”蔡荣清以余长庭收藏的两个茶盏为例,为在场嘉宾解说了唐代与宋代的两种斗茶器具。唐代茶汤为红色,故以青釉彩盏为佳;宋代茶汤为白色,故以黑釉盏为佳;又因宋代以沫茶为主,所以宋代斗茶讲究“挂沫”。

  “武汉通”刘谦定从历史文化角度作了点评。茶有饼茶、沫茶、散茶、粗茶之分,如唐的饼茶,宋的沫茶,元、明的散茶,清以来的粗茶等。“喝茶体现了中国人的高雅,茶道是中国人的基本元素。茶和瓷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中华儿女在世界的大家庭里,以‘茶’这一第五大发明而备受瞩目。”刘谦定激动地说,“茶,也是湖北人的骄傲。”他认为茶叶是由炎帝在尝百草的过程中发现的,到宋代陆羽所着《茶经》形成了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文化专着。他强调,《茶经》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使茶文化从实践走向理论。《茶经》中论及了喝茶的四大原则,即精茶、真水、活火、妙器。在谈及日本茶道时,他认为茶道在唐代东移到日本后,形成了属于日本的茶道茶道的根本不在于茶质本身的高低。已经衍变为一种具有贵族特色的文化。中国与日本在茶器的选择与泡茶工艺上都有许多区别,日本更多是作为文化的传承,中国则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传承。

  品鉴会上,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李正文结合自己的见闻,着重讲述了长沙窑的历史发展和中日两国在陶瓷茶器的使用上的不同。着名中医高光岩、宋恩峰对茶与中药的关系作了生动阐释,原省作协党组副书记程远斌等嘉宾也即兴发言。交流过程中,嘉宾们还共同品尝了宋代茶器泡制出来的铁观音

  最后,在武术家方长明的带领下,与会人员引吭高歌,秦腔、样板戏、黄梅戏一曲接一曲,在场书法家李松岭泼墨挥毫,为本次唐宋茶具品鉴会添上了浓烈的新年节日氛围。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