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赏与收藏知识问答(四)
发布时间 2013-01-13 浏览 51397 次
稽骗取辨才和尚宝藏之王羲之书《兰亭序》真迹的故事。存世有二本,一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一藏辽宁省博物馆。据专家考证,一为北宋摹本,一为南宋摹本。辽博藏本卷后有明代画家文徵明长跋,定为真迹。此卷不论从内容或形式看,都较成功地了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此图从画风分析,也较符合宋.黄伯思《东观余论》中所说的"博陵之笔缜细"和米芾《画史》中陈述的"皆着色而细"的记载。据此,这幅作品虽定为宋人摹本,但以此来衡量阎立本的艺术成就,以及鉴赏中唐以后的人物画风格,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问:为什么称吴道子为画圣?"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说的是什么?


答:吴道子,又名道玄,何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生卒年代不详,其创作活动时期约在玄宗开元、天宝(七百一十三――七百五十一)年间。是继阎立本之后的最著名的画家。

吴道子被称为画圣,最早出现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他称誉道:"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吴宜为画圣。"到了北宋,郭若虚又在《图画见闻志》中说:"吴生之作,为万世法,号曰画圣,不亦宜哉"!直至元代,夏文彦也赞道:"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于此可见,吴道子在中国画坛上有如此高的地位,实与他在绘画创作上的贡献及其独特的风格有关。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也即是指吴道子等人在艺术上的独创性与重大影响。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一种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一种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中所指的"曹"、"吴"又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曹为曹仲达,吴为吴道子;一说曹为曹不兴,吴为吴暕。曹不兴为三国时吴国吴兴人,又名弗兴。擅长画龙、马、虎及人物,画史有"误墨于素,因势成蝇"的传说。吴暕为南朝宋代人,擅长画佛像罗汉,时享盛誉。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一般多指曹仲达和吴道子。

曹仲达,北齐人,以画梵像著名,其画风在绘画史上有较大影响。素有"曹家样" 之誉,其画衣衫褶纹被人们称作"曹衣出水"。

吴道子是一位山水、人物、花鸟、器物都能的画家,其人物画影响更大。他早年行笔线纹较细,中年落笔磊落多变,有如"莼菜条"。这种兰叶般的有粗细变化的笔线,富有律动感与节奏的变化,使所绘物像具有运动式的立体感。在敷色上,还创立了不施重彩,仅以淡赭轻涂,而注重线条造型本身的韵味,达清逸简淡的韵致,帮画史称为"吴装"。更可贵的是,吴道子这种创造性的线条一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另外又是自己富有情感变化在绘画创作中的反映。

遗憾的是,像吴道子这样的大画家,其画迹在今天已难以找到。据传《送子天王图卷》是他的作品,现藏日本,卷尾有五代曹仲玄的跋文,称是吴生之作。此作画风虽与唐人相似,然其线条似兰叶描而非似"莼菜条",且严谨有余而磊落豪放不足,故专家一般定为宋摹本。

总之,人物画自吴道子之后,其笔墨线条已有较大发展,这正如苏东坡所说:"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