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十茶王”——安溪祥华全省首推“茶家乐”
发布时间 2013-01-14 浏览 52512 次
活节 助推产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安全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作为首届祥华乡茶文化生活节的重头戏——茶家乐,活动期间,着实让大众感受到别样的生活情趣,即独具匠心又为经济模式的转型埋下了伏笔。

  祥华乡党委书记李清泉表示,随着经济模式的转型,祥华乡率先在全县推出“茶家乐”模式,以文化生态发展茶产业,这一举措不仅能吸引更多的茶商、茶人进入茶乡,更能挖掘出茶乡的旅游经济潜力,使茶业从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延伸。

  镜头一、据张顺儒介绍,他经营的儒家茶业,集生态茶园开发、茶叶生产、加工、科研、连锁经营、茶艺培训、茶文化传播于一体。寻求突破口,打造全产业链式的企业,一直是他的梦想。张顺儒的老家东坑村,有150多人在外经营茶生意,在全国各地开设200多家分店。每年“五一”、“十一”,遍布全国各地的200多家分店,众多安溪铁观音爱好者想到茶乡逛茶园体验制茶。可这时,恰是春、秋两季茶上市茶农、茶商最忙的时候,客商的吃、住、游成最大难题。

  “我们推出的开心茶园,每一块茶园都有50棵茶树,认养者可以自己培育管理,我们将免费提供农具器材;如果没有时间自己培育管理,可以由基地提供免费托管培育服务。认养期间,主人可以自由上山采茶、炒茶。”张顺儒介绍说。体验茶家乐的游客,住农家庄、吃农家饭、种农家田,还认养一片属于自己的茶园,亲手采茶、学制茶、品自己的茶。同时参观体验传统农机具、茶机具,回归农村生活,寻找儿时的乡村记忆。

  镜头二、绿锦茶业崎坑格后的1641亩生态茶园,距离祥华乡20多公里,恰好位于漳平、华安、安溪三县交界处。公司董事长陈锦华计划用两个“五年”规划,建设生态茶文化绿色长廊,将周围大尖山、福鼎峰、原始飞瀑、祖庙等自然人文景观纳入其中,打造一批集生态观光、茶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农家乐为一体的特色茶文化休闲生态旅游景点。

  镜头三、冠和茶业总经理吴世安透露,冠和拟在福建首富陈发树故乡福洋村建茶庄园,借鉴茶家乐发展思路,让游客到庄园中体验茶叶加工过程,领略冠和名茶独特的魅力。

  镜头四、茗山茶业持续经营清源山“茶文化村”,不断完善基地茶叶庄园建设。

  镜头五、自清华茶业在旧寨等村,兴建一批集茶叶生产、加工、茶文化传播等为一体的茶叶基地及配套,以“茶家乐”为载体,茶旅结合互动,展示企业文化……

  “茶家乐切合茶产业和旅游业的联合发展思路,能促进就业,推动美丽乡村、美丽祥华建设”。祥华乡党委书记李清泉认为,“茶家乐”走的是文化生态发展路线,搞好环境卫生等文明行为,一旦变成农民办好茶家乐的自发自觉行为,“美丽祥华”建设步伐将极大加快。

  祥华是安溪铁观音主产区,拥有茶园4万亩,其中生态茶园16000亩,加上佛耳山、詹敦仁纪念馆灵惠庙、福建首富陈发树故乡“垂裕堂”、“一乡十茶王”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茶家乐”优势很大,一业界人士于是说。

  培育龙头企业 带动支柱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一叶香茗藏世界, 半壶清泉煮乾坤。

  谈到祥华茶业的发展,说起与祥华相关联的茶企来,李清泉如诉家珍。铁观音集团祥华基地、三和茶业、理想茶业、自清华名茶、冠和茶业、儒家茶业、祥华茶业、茗山茶业、富元茶业、珍山茶业、双秋茶业、兴德顺名茶、溪香茶业等等,他们为祥华的发展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氤氲的茶香氛围中,李清泉意犹未尽,但潜意识里不难看出间杂着些许忧虑。“目前祥华乡还没有一家上规模的龙头茶企,可以起到带动祥华支柱产业发展的作用。祥华乡茶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是摆在乡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任重而道远。”

  但我们深信,明星茶乡祥华,一定能重振昔日茶业的辉煌。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