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茶王是怎样炼成的 ——Steven Smith Teamaker公司发展史
发布时间 2013-01-26 浏览 51077 次
可抵挡的主流。”

  公司迅速发展起来,史密斯想找到新的投资者,来继续保持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他需要有人能购买公司20%的股份,星巴克可能并不是合适的人选,但是他却拥有这个钱。合作的5年来,星巴克茶的销量可比较数据一直优于咖啡,泰舒茶的销售额冲刺到了连锁店的8%。然而最终还是发生了公司控制权的摩擦,这也许是必然的。史密斯泉涌般的想法从来没有间断过,但是星巴克这样的大公司很难像一个刚起步的小公司那样灵活。史密斯说:“对于我提出来的任何想法或者建议,大家都说‘好想法,但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把它规模化。’”

  史密斯加入星巴克的合约是无限期的,他原本可以永远这样下去,但他没有这样做。2006年3月,他写出了一份计划,这个计划让他离开了公司。

  第三次创业:打造新品类

  在做泰舒茶时,史密斯曾经想要做一个“人工”的车间,可以向公众开放,人们可以真实地看到“工人们”打包“产品”,那些产品实际上已经经过了预处理。第三次创业,史密斯想到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敏捷的小公司,生产小批量的茶。这是一个全新的品类,介于大众市场产品和那些从专业网站上购买的极度稀缺的茶产品之间。

  要想彻底消除一个已有品牌的痕迹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史密斯做到了,他做的还是茶,所以他依然拥有那些人脉。史密斯决定给他的新公司命名为Steven Smith Teamaker,他还给自己的茶取名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名字,茶袋设计得也非常精美,就好像小小的艺术品一样。它们依然来自史密斯的波特兰工作室——一部分是零售商店,一部分是工艺表演空间,一部分是实验室。2009年,史密斯签了3年的租赁合同,现在他还打算要续签。但是现在他需要更大的空间来放置更多的生产设备。

  在看向未来时,史密斯不确信自己是否能看到Steven Smith Teamaker走到岔路口那一天。“其实我发现当我离开时,这里的事业没有我也可以运行得很好。未来我不是非要离开,但是现在我已经能够将接力棒交给其他人。”他说,多年以来,自己从其他事物中获得一些启发和洞见,并将它们用在茶上。在他脑海深处,总是有许多创新的想法,他所需要担心的,就是能否有足够的时间将这些创意付诸行动。

  如果史蒂文再开一家公司,这也未尝不可。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