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周春芽作品成“硬通货” 业内:纯粹市场行为
发布时间 2013-01-26 浏览 50006 次
赢家,最为突出的便是周春芽。业内人士指出,没有机构或者画廊参与过度炒作,是周春芽如今成交额和成交量遥遥领先的一个重要原因。唱衰之下前几年炒得比较厉害,藏家认识提升北京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涛的看法是,此次当代艺术的“滑铁卢”主要原因是买家越来越理性和精明,“跟股票一个道理,套在手里了,就更慎重了,考虑问题越来越细致了。”藏家宗峰认为,当代艺术表面看来“似乎情况是这样(萧条),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首先当代艺术与市场的规模相比之前有所增加,其次藏家对于艺术品质量的认识较前几年有所提高,也就是重要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和好的作品依然保持继续上扬的趋势。如往年一样,2012年秋,上海第一财经频道财经评论员、制片人项立平参加了几乎大部分的拍卖会,连他自己也数不过来,而他的节目在年底则做了数次秋拍和当代艺术的专题。“如大家所说,可怕的就是油画雕塑部分的当代艺术这块,”项立平说,“前几年炒得比较厉害的,2012年呈现了价跌量缩的态势。”“唯美的东西没有季节性,没有时效性。”季涛举了两个例子朱德群和赵无极,这两位艺术家在2012年秋拍中国现当代艺术成交价前十的名单中,占据了一半的位置,其中,朱德群于1987年创作的《白色森林之二》位列榜首。此外,从现在来看,当代艺术F4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需要,在市场流通上比较稀缺,市场更重视精品。市场反例周春芽最火,业内称没有过度炒作2012年12月22日,项立平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今年内地秋拍当代部分一句话总结:市场萎缩近一半,最火的是周春芽,最稳的是罗中立。”项立平这个论断说出来,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反驳。无论是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还是藏家宗峰,都认为2012年周春芽是绝对的“硬通货”。董国强认为,“逆势上扬”的周春芽市场表现如此之好,是“市场在冷静之后,对艺术家的一个判断。”项立平形容这是过度炒作之后的市场,在寻找一个新的热点。 另外一个公认的原因则是与周春芽本身作品创作理念有很大关系,董国强表示,从买家群体构成来说,无论是收藏传统的还是收藏当代的,都会买周春芽。“周春芽的作品是纯粹的市场行为,哪一个高价作品是谁买的,大家看得到,也比较放心。”与董国强的观点一致,项立平认为没有机构或者画廊参与过度炒作,这是周春芽如今成交额和成交量遥遥领先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周春芽也曾向成都商报记者表示,他自己其实很担心那种“突然把价格整高”的情况,但很多时候不是艺术家在掌控,而是某一个机构想炒作以此卖更高的价格,如果突然下跌,这对于艺术家“非常冤枉”。 记者 范筱苑(来源:成都商报市场反例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