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国内拍卖市场的特色。自2003年以后,中国画市场投资就开始进入爆发性成长期,在2004年至2005年间,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局面。春拍是书画市场的晴雨表,仅2005年的春拍,北京、上海等地的24家拍卖行,就一共推出中国书画作品19062件之多,成交额达到人民币32.98亿元。如此巨大的交易额更是刷新了中国画市场的一个又一个拍卖纪录。但是,2006年春拍高潮后,中国画市场行情出现了大幅回落的现象,无论在作品的数量和拍卖额上,还是在作品的成交率上,相对于2005年都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008年以后的市场上,书画大家的精品和一般作品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古代书画精品价格高涨,近现代大家精品唱主角的局面,如齐白石、李可染、徐悲鸿等人的作品持续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价位一直处于上升地位,显示收藏投资界对于艺术品价值的再定位。而当代书画作品也面对同样的调整,仅仅按照尺幅论价,已经越来越难以成立,人们也开始区分何为精品、何为应酬应付制作。而且,随着当代人社会观念和艺术审美观的变化,也出现了当代水墨或新水墨的创作风格,这在过去十多年只是国画市场的小小支流,到这两年逐渐引起不少关注,年轻一代新水墨画家也逐渐受到重视。他们的作品既有国画传统的笔墨运用与意趣取法,也有现代艺术的一些处理手法和构图,适应了新一代藏家的兴趣,未来发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