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对书画作伪的方式、方
下一主题:几招教你鉴别古书画
古陶瓷鉴定要向定量化方向发展,不能总停留在“感觉”的初级阶段。搞陶瓷辨伪要多讲科学,少谈感觉,因为人的感觉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然而,对一般陶瓷爱好者而言,搞“科学”鉴定谈何容易。从元素分析、热释光,到脱玻釉面老化,昴贵的鉴定费用有多少陶瓷爱好者能承担得起?且两家鉴定机构意见相左的鉴定证书又会让送鉴者感到困惑和无奈。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刻而又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使用手中现有的简单工具(高倍放大镜),从古陶瓷材料学的角度出发,对古陶瓷进行较科学的鉴定?任何赝品都会留下“不真实”的痕迹,仿品仿得再逼真,毕竟不是真。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选择靶点,从什么方向切入,揪出“狐狸”的尾巴。
笔者以为首先要静下心来,从瓷片研究开始,不但要研究老瓷片,还要研究新瓷、高仿瓷,从中找出共性和个性,从而发现规律性的东西。笔者相信总有一天,古陶瓷的遗传密码会被破译,古陶瓷的DNA检测技术将成为古陶瓷收藏爱好者强有力的武器。让我们为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努力吧。